
n. 全音階
The first note of a diatonic scale; the keynote.
主音自然音階的第一個音階;主音階。
The ascending diatonic scale is the scale going up by step from lower to higher frequencies or pitches.
上行自然音階為依次由低到高上升的音。
The descending diatonic scale is the scale going down by step from higher to lower frequencies or pitches.
上行自然音階為依次由高到低下降的音。
These diatonic scale frequencies are encoded in each segment of the crop circle and can be played on the piano.
“從近幾年的曆史看,麥田怪圈都與自然音階(鋼琴的白鍵音符)存在者聯繫,”她說。 “這些自然音階出現的頻率被編入了怪圈的每個分割區域,可以同鋼琴演奏出這些音調。
The absence of a tonal center and of harmonies derived from a diatonic scale corresponding to such a center; lack of tonality.
無調性缺少中心旋律及和諧性,由與此中心對應的全音階得來;
n.|diatonicism/gamut;全音階
自然音階(Diatonic Scale)是西方音樂理論中最基礎的音階體系之一,由七個不同音高的音符組成,按照特定的全音(whole step)和半音(half step)間隔排列而成。其名稱源自希臘語“dia tonos”(貫穿全音),強調音階内音程的自然連貫性。
音程排列規律
自然音階遵循“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W-W-H-W-W-W-H)的固定模式。例如C大調自然音階為:C-D-E-F-G-A-B-C,其中E-F(半音)和B-C(半音)符合這一規律。
主要調式
古希臘音樂家阿裡斯托克塞努斯最早系統描述自然音階理論,中世紀教會調式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流行音樂中,披頭士樂隊《Let It Be》的副歌部分巧妙運用了F大調自然音階,展現其跨時代的表現力。爵士樂即興演奏也常以自然音階為框架擴展和弦。
Diatonic scale(自然音階)是西方音樂理論中最基礎的七聲音階體系,其名稱源自希臘語"dia tonos"(意為"通過全音")。以下是其核心特征解析:
1. 音程結構
2. 曆史發展 起源于古希臘四音列體系,經中世紀教會調式演變,在文藝複興時期形成現代大調/小調體系。巴洛克時期确立為功能和聲基礎,主導西方音樂創作至今。
3. 調式變體 包含7種中古調式:
4. 應用特性
該音階體系通過音程的規律性排列,形成穩定調性感,其半音位置決定調式色彩(如大調明亮、小調憂郁)。現代流行音樂中約78%的歌曲使用大調音階,15%使用自然小調(據音樂心理學研究統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