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worm是什麼意思,cutworm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cutworm英标
英:/''kʌtwɜːm/ 美:/''kʌt,wɜːrm/
常用詞典
n. 糖蛾;[植保] 切根蟲;夜蛾科
例句
Morphology of antennal sensilla of male black cutworm moth is observ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利用掃描電鏡觀察了小地老虎雄蛾觸角感受器的種類、形态和分布。
Both Oxyopes sertatus and Harpactor fuscipes are important predators of common cutworm (Spodoptera litura) on tobacco.
斜紋貓蛛和紅彩真獵蝽均是煙草上斜紋夜蛾的重要捕食性天敵。
專業解析
Cutworm(切根蟲) 指的是一類屬于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的蛾類幼蟲的統稱。這類害蟲因其典型的危害行為而得名:它們常在夜間活動,爬到植物幼苗基部,用口器将幼苗從地面處切斷或咬斷,導緻整株植物死亡,造成嚴重的農業和園藝損失。
詳細解釋
-
學名與分類:
- Cutworm 并非單一物種的名稱,而是多種具有相似危害習性的夜蛾科幼蟲的俗稱。常見的屬包括 Agrotis(例如黑切根蟲 Agrotis ipsilon)、Euxoa、Feltia 等。
- 分類地位:動物界(Animalia)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昆蟲綱(Insecta) > 鱗翅目(Lepidoptera) > 夜蛾科(Noctuidae)。
-
形态特征:
- 幼蟲:這是造成危害的蟲态。體型通常粗壯、呈圓柱形,體色多變,常見灰色、褐色、黑色或帶有斑點或條紋。表皮相對光滑或有細微顆粒。它們具有典型的鱗翅目幼蟲特征:3對胸足,5對腹足(包括尾端的臀足)。受驚擾時,常會卷曲成“C”形假死。
- 成蟲:即蛾子,體色通常為灰褐色或暗褐色,前翅常有複雜的斑紋(如腎狀紋、環狀紋、劍狀紋),後翅顔色較淺。成蟲夜間活動,有趨光性。
-
生活習性:
- 危害方式:幼蟲白天藏匿在土壤縫隙、植物殘體或表土下,夜間爬出取食。它們主要咬斷幼苗的莖基部(“切根”),有時也啃食葉片、嫩莖、果實(接近地面的部分)或塊莖。危害高峰通常在春季和初夏(幼苗期)。
- 寄主植物:食性極雜,可危害多種農作物(如玉米、棉花、煙草、豆類、蔬菜如番茄、甘藍、生菜等)、草坪草、觀賞植物以及雜草。
- 生活史:完全變态(卵 -> 幼蟲 -> 蛹 -> 成蟲)。多數種類一年發生多代。以幼蟲或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蟲産卵于植物基部、土縫或雜草上。
-
危害與經濟重要性:
- Cutworm 是重要的地下害蟲和苗期害蟲。它們能迅速摧毀整片幼苗,導緻缺苗斷壟,常常需要補種或重播,增加生産成本。
- 在蔬菜、園藝作物、大田作物(尤其是玉米)和草坪管理中,切根蟲常被視為關鍵防治對象之一。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
防治方法:
- 農業防治:清除田間雜草(減少成蟲産卵場所和幼蟲早期食物來源);深耕翻土(破壞幼蟲栖息環境,暴露蟲體于天敵或不良氣候);適當調整播種期(避開幼蟲危害高峰)。
- 物理/機械防治:在幼苗周圍設置物理屏障(如護苗圈);人工捕捉夜間活動的幼蟲。
- 生物防治:保護利用天敵(如寄生蜂、寄生蠅、捕食性甲蟲、鳥類、病原微生物如蘇雲金杆菌 Bt)。
- 化學防治:在幼蟲低齡期(3齡前)或危害初期,于傍晚噴灑或撒施針對性的殺蟲劑于幼苗基部周圍土壤表面。需注意輪換用藥和農藥安全間隔期。
權威參考資料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其植物生産及保護部門提供關于多種農業害蟲(包括切根蟲)的生物學、分布和綜合治理信息。 FAO Pest Management
- 美國農業部國家農業圖書館 (USDA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其農業主題門戶網站(NAL Agricultural Thesaurus)和數據庫(如AGRICOLA)收錄了大量關于切根蟲分類、生物學和防治的科研文獻和技術指南。 USDA NAL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該機構是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研究與防治的國家級權威機構,其網站和出版物提供關于中國境内主要切根蟲種類(如小地老虎、黃地老虎)的詳細研究和防治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 (請注意訪問可能需要特定權限或查閱其發布的公開報告)
- 大學農業推廣服務:許多知名大學的農學院(如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的農業推廣部門會發布針對本地農戶的、基于研究的切根蟲識别與防治指南。這些資料通常實用性強且更新及時。
網絡擴展資料
cutworm(切根蟲)是夜蛾科(Noctuidae)蛾類的幼蟲,常見于北美洲,對農作物和園藝植物有顯著危害。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分類
cutworm是夜蛾科多種蛾類的幼蟲統稱。它們屬于鱗翅目昆蟲,成蟲被稱為“夜蛾”,而幼蟲階段因破壞植物根莖的行為得名。
2.行為特征
- 取食方式:幼蟲主要在夜間活動,以植物的嫩莖、葉片和根部為食,常将幼苗從地面處咬斷,導緻植物死亡。
- 宿主範圍:危害煙草、蔬菜、谷物等多種作物,例如斜紋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煙草的重要害蟲。
3.名稱來源
英文名“cutworm”源于其破壞植物的行為——許多種類會咬穿或切斷植物莖部("cut" stems),因此得名。
4.生态與防治
- 天敵:斜紋貓蛛(Oxyopes sertatus)和紅彩真獵蝽(Harpactor fuscipes)是其常見捕食性天敵。
- 防治措施:農業上常通過深耕土壤破壞幼蟲栖息地,或使用生物農藥控制蟲害。
5.擴展信息
- 發音:英音['kʌtwɜ:m],美音['kʌtwɜrm]。
- 同義詞:部分資料中也被稱為“地老虎”(如小地老虎、黃地老虎等),但具體種類需根據幼蟲形态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分類或具體防治案例,可參考昆蟲學相關文獻或農業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