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s of practice是什麼意思,codes of practic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行為守則;業務法規
例句
There should be a formal agreement to meet standards and codes of practice.
應該有正式的協議滿足行業标準和法規。
Standards connect us with reliabl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codes of practice and trusted frameworks for cooperation.
标準通過可靠的交流方式、明确的行為準則和值得信賴的合作規範,将人與人緊密聯結在一起。
FAO is also involved, through the Codex Alimentarius, in the development meat and meat products standards and codes of practice.
糧農組織通過食品法典參與了肉及肉類産品标準和行為守則的制定工作。
專業解析
"Codes of Practice"(行為準則/操作規範)是指由行業組織、專業機構、政府監管部門或标準制定機構發布的、針對特定行業或活動領域的詳細操作指南和行為标準。它們旨在為從業者提供具體、可行的指導,說明如何以安全、合規、道德和專業的方式開展工作,通常是為了滿足更廣泛的法律法規要求或行業最佳實踐。
以下是其核心含義和特點的詳細解釋:
-
詳細的操作指南和行為标準:
- Codes of Practice 不是抽象的原則,而是提供具體的、可操作的步驟和方法,告訴從業者“如何做”才能達到預期的标準。它們詳細說明了在特定情境下應采取的措施、應遵循的程式以及應避免的行為。
- 來源:英國健康安全執行局 (HSE) 在其關于制定和批準行為準則的指南中強調,行為準則需提供“實用的指導”以實現合規。
-
旨在實現合規和最佳實踐:
- 它們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組織和個人理解和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健康安全法、環境保護法、數據保護法等)。即使本身可能不直接具備法律強制力(見下一點),遵守相關的行為準則通常是證明已采取“合理可行措施”以達到法定要求的有力證據。
- 同時,它們也常常融合了該領域的行業最佳實踐,代表了該行業普遍認可的專業和道德标準,有助于提升整體行業水平。
- 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 (ISO) 制定的許多标準(如 ISO 9001 質量管理體系)都包含或推薦了具體的行為準則,作為實現标準要求和持續改進的途徑。
-
法律效力的特殊性:
- 與法律法規不同,Codes of Practice本身通常不具有直接的法律強制力(除非被明确寫入法律條文)。違反行為準則本身不直接構成違法。
- 然而,它們在法律實踐中具有極強的證明效力。在法庭或監管機構判斷某人或組織是否履行了其法定義務(如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保護個人數據)時,是否遵守了相關的、已批準的行為準則是關鍵的考量因素。遵守準則通常被視為履行了義務,而偏離準則則需要提供強有力的理由證明其替代方法同樣有效或更優。
- 來源:許多司法管轄區的立法(如英國的《健康與安全法》)明确規定,在訴訟中,未能遵守相關批準的行為準則可作為證明被告未履行法定義務的證據。
-
行業或領域針對性:
- Codes of Practice 總是針對特定的行業、專業或活動領域而制定的。例如,有建築安全行為準則、數據保護行為準則、廣告行為準則、醫療行為準則、金融顧問行為準則等。其内容高度專業化,解決該領域特有的風險和挑戰。
- 來源:美國律師協會 (ABA) 制定《律師職業行為示範規則》,即為法律行業廣泛采納的專業行為準則。
-
内容構成:
- 通常包含:目的和範圍(適用對象和情境)、核心原則(如安全、誠信、保密)、具體要求(具體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程式指南(如何執行特定任務)、責任分配(各方的職責)、培訓要求以及記錄保存建議等。
總結來說:
“Codes of Practice” 是為特定行業或活動制定的、詳細說明如何安全、合規、道德和有效地開展工作的具體操作指南和标準。它們是将抽象的法律法規或行業原則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橋梁,雖通常不直接等同于法律,但遵守它們是證明履行法定義務和達到專業标準的關鍵依據。
網絡擴展資料
“Codes of practice”是特定領域或行業中制定的實務守則或操作規範,用于指導從業人員或機構的行為,确保符合法律、道德或專業标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1.術語構成解析
- Code(複數形式為codes):指成文的法規、準則或編碼,既可以是法律條文(如刑法典),也可以是行業規範(如道德準則)。
- Practice:指實踐、業務或慣例,強調實際應用中的操作方式。
- 組合後,“codes of practice”意為“實踐中遵循的規範”,通常由行業協會、監管機構等制定。
2.核心含義
- 非強制性指南:多數情況下屬于自願遵守的行業标準,例如醫生、律師的職業道德守則。
- 可能具有法律效力:部分國家會将某些codes of practice納入法律框架,違反可能導緻處罰(如金融行業規範)。
3.常見應用場景
- 商業領域:如銀行需遵守《客戶服務守則》,提前告知産品變更。
- 專業技術領域:工程師、程式員需遵循《安全操作規範》。
- 國際标準:如國際貿易中的通用準則(international codes of practice)。
4.與法律的關系
- 補充性:通常細化法律條款,提供具體操作指導(例如環保法規下的《廢棄物處理守則》)。
- 動态調整:相比法律更靈活,可隨技術進步或行業需求更新。
提示:如需具體行業的codes of practice(如醫療、建築),建議通過政府官網或行業協會獲取完整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