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堅木堿,白堅木次堿
aspidospermine(阿斯匹多斯佩爾明)是一種天然吲哚類生物堿,主要存在于夾竹桃科植物Aspidosperma屬的樹皮中,特别是Aspidosperma quebracho-blanco(白堅木)。其化學名稱為(3S,5R,12S,16S)-3-ethyl-16-(methoxycarbonyl)-1-methyl-6,7-didehydro-5,16-diazapentacyclo[10.5.1.0²,¹⁰.0⁴,⁹.0¹⁵,¹⁷]octadeca-2(10),4(9),6,8-tetraen-12-ol,分子式為C₂₂H₂₈N₂O₂,分子量352.48 g/mol。
該化合物在傳統醫學中曾被南美土著用于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和發熱症狀。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節腎上腺素受體相關,具有擴張支氣管和平滑肌松弛的特性。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化合物數據庫記載,aspidospermine的晶體結構呈現五環稠合特征,包含吲哚核與哌啶環的複雜立體構型。
近期研究指出該物質可能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産生抗炎效果,但其治療指數較低,臨床應用受限。在植物化學領域,它被視為夾竹桃科植物防禦植食性動物的次生代謝産物。
"aspidospermine" 是一個生物堿類化合物的英文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該詞來源于植物學命名,特指從白堅木屬(Aspidosperma)植物中提取的一類生物堿。其中文譯名包括:
詞源與植物來源
英文名稱由屬名 Aspidosperma(白堅木屬)和後綴 "-ine"(表示生物堿)組成。該屬植物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如阿根廷、巴西等地,其樹皮和種子中常含此類化合物。
化學性質與用途
屬于吲哚類生物堿,具有複雜的環狀結構。傳統上,白堅木屬植物提取物曾被用于緩解呼吸系統疾病,但現代研究更多關注其潛在藥理活性,如抗瘧疾和抗腫瘤特性(注:具體作用需參考最新研究文獻)。
相關衍生物
在化學修飾中可能産生類似物,例如 methyldeacetyl aspidospermine(甲基去乙酰白堅木堿),這類衍生物常用于結構活性關系研究。
注意事項:該術語在醫學和化學領域具有專業指向性,日常使用較少。如需深入理解其藥理機制或化學合成路徑,建議查閱權威學術文獻或專業數據庫。
tableclean the roomphysicalworld-famousdozenfungicidecardiovascularColoradocryotherapygigglyheadstonejewelerperichondriumSamoasigningcoal briquettein echelonlife buoymaximum temperaturememorial serviceshipment datewith joyautopodiumautosaveecumenicEucharitidaefamphurhemobarometerkryptopyrrolemu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