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 環境溫度;室溫;周圍溫度
The title compound has been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copper powder with sulfur powder, potassium sulfide and 3-methylpyridin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normal atmosphere.
采用銅粉、硫粉、*********及3-甲基吡啶在常濕、常溫下直接合成了标題化合物。
Apply gelled acid onto surfac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在環境溫度下向表面應用膠化酸。
Another ambient temperature sensor is the vapor-filled bellows.
另一種空氣溫度傳感器是充氣波紋管。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shall be measured by means of a thermocouple.
燈具工作現場的溫度應當采取熱電偶的方式來測。
The answer is yes, this is the subject of changes in ambient temperature.
答案是肯定的,這跟其所受環境溫度的變化有關。
|environment temperature/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環境]環境溫度;室溫;周圍溫度
"環境溫度"(Ambient Temperature)是指物體或設備周圍未受其自身發熱或冷卻影響的自然空氣溫度。它是熱力學、電子工程、暖通空調(HVAC)等領域的關鍵參數,用于評估設備性能、熱管理和環境條件。
自然狀态溫度
指設備所處環境中空氣的穩定溫度,通常通過距離設備一定距離(如1米)的傳感器測量,避免設備自身熱輻射幹擾。例如,電子設備散熱設計需基于環境溫度評估散熱需求 。
工程應用基準
在電子設備規格書中,環境溫度是标定工作溫度範圍的基礎。如工業控制器可能要求"操作環境溫度:-20°C至60°C",超出範圍可能導緻性能下降或損壞(參考:電子工程标準IEC 60068)。
區别于其他溫度概念
環境溫度是這些溫度的參考基準(來源:熱力學教材《Heat Transfer》)。
ISO 13732-1:2006 定義環境溫度為"物體周圍介質的平均溫度",適用于熱表面接觸安全評估。
《機械工程師參考手冊》強調環境溫度對熱交換器效率的影響(第12章熱力學部分)。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發布的環境溫度測量方法被廣泛采用(出版物號NIST SP 250-86)。
注:引用來源基于公開工程标準及學術出版物,具體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檢索上述标準編號或書名獲取原文。
"Ambient temperature" 指物體周圍環境的自然溫度,是未受設備或人為幹預影響的空氣溫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定義核心 指特定環境中空氣的即時溫度,通常測量于陰涼通風處以避免陽光直射幹擾。例如,電子産品說明書标注的"工作環境溫度0-40℃"即為此概念。
應用場景
測量規範
相關概念對比 與"surface temperature"(物體表面溫度)不同,後者可能受自身發熱影響;與"room temperature"(室溫)相比,環境溫度更強調自然狀态,室溫特指建築内部溫度。
如需了解特定行業标準中的環境溫度參數範圍,建議提供具體應用場景以便進一步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