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感铭的意思、感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感铭的解释

感激而铭记于心。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张 感铭致谢,释然如旧交。” 宋 陈师道 《答陈先辈书》:“书问见貽,感铭斯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感铭(gǎn míng)是汉语中的书面用语,指因深切感激而铭记于心,强调对他人的恩惠或情谊难以忘怀的情感状态。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词义解析

  1. 基础释义

    指内心深受感动,并将恩情或教诲深刻铭记。如《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感激不忘,深深记在心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语素拆解

    • 感:受外界触动而产生情感(如感动、感激);
    • 铭:刻写、牢记(引申为“铭记”)。

      二字组合强化了“因感动而永志不忘”的含义。


二、用法与语境

  1. 典型搭配

    • 对象:多用于恩情、厚谊、教诲等抽象事物(例:感铭恩德、感铭教诲);
    • 句式:常以“感铭于心”“感铭不忘”等固定短语出现,表持续性的心怀感念。
  2. 语体特征

    属书面雅语,常见于正式文书、古典文学或郑重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来源: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


三、近义词辨析

词语 核心差异 示例
感铭 强调“铭记”,情感庄重持久 感铭师恩,终身不忘。
感激 侧重即时情感,通用性强 感激您的帮助。
感恩 含道德回报意味,多用于宗教或伦理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四、古典溯源

“铭”本指刻写文字的器物(如钟鼎、石碑),后引申为“深刻记忆”。感铭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

朱熹《答陈同甫书》:“感铭厚意,何日忘之。”

来源: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
  3.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网络扩展解释

“感铭”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ǎn míng,其核心含义为感激而铭记于心,常用于表达对他人恩情或帮助的深切感谢与长久铭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词源与结构


三、使用场景

  1. 正式表达: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书信、致辞中表达谢意。
    (例:在答谢信中写道:“感铭厚谊,没齿难忘。”)
  2. 强调深刻情感:适用于对重大帮助、救命之恩等深刻情谊的表达,日常小事较少使用。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现代应用提示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本事诗》《陈师道文集》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备该怆痛出钱从容自如翠实麤锦麤米错逆粗质亶时动气耳廓腐骨干甚么关爱国富民丰号脉爀爀合夥华绂搳拳绘声绘形讲情节尚稽伏积谷净心君子芋鲙残鱼了足靡碎难于上天内职弄麞盘餐偏肥祈寒桑苎经擅恣设警身基实利守阍守介手线收之桑榆水满金山顺始属人耳目四谏泰筮恬憺题词无所不至项里掀射晓洽潚潚谐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