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妇好墓的意思、妇好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妇好墓的解释

即 殷墟 五号墓。在 河南 安阳 小屯村 西北,为 商 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根据其形制和铜器铭文中“妇好”和“司母辛”所占的重要地位,一般认为墓主应是甲骨文所载 商王 武丁 诸妇之一的 妇好 。如考证不误,则此墓当为目前唯一能够同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联系起来,并推定具体墓主的 殷 代墓葬,对历史考古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妇好墓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重要考古遗址,指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范围内。该墓作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其名称由"妇好"(墓主名)与"墓"(埋葬场所)组合而成,在汉语构词中属于偏正结构,核心语义指向特定历史人物的安葬地点。

墓主妇好是商朝军事统帅与祭司,其墓穴于197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墓室面积约22平方米,深达7.5米。墓中出土1928件随葬品,包含青铜器、玉器、骨器等类别,其中"司母辛"青铜方鼎、妇好鸮尊等礼器证实了墓主身份与商代祭祀制度。甲骨文记载显示妇好曾统率1.3万人军队征战羌方,墓葬形制与陪葬规格印证了其特殊政治地位。

该墓葬的发现改写了商代妇女地位认知,出土器物铭文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实物对照。墓内分层埋葬方式(腰坑殉人、二层台放置器物)完整呈现商代丧葬礼仪,其中玉器组合包含礼仪用琮、璧与装饰用佩饰,反映当时玉器分类体系。考古报告指出,墓室填土中分层夯筑的痕迹,为研究商代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标本(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考古报告》)。

墓中青铜器铭文"妇好"二字采用典型商代晚期书体,字形结构稳定,笔划刚健,是研究甲骨文向金文演变的关键材料。随葬的七件铜钺(最大者重9公斤)作为军事指挥权象征,与《尚书·牧誓》记载的"王左杖黄钺"礼制形成互证(来源:国家博物馆《商代青铜器研究》)。墓内殉葬的16具人骨与6只犬骨,实证了《礼记·檀弓》所述"殉葬"制度的具体实施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妇好墓是商代晚期的重要考古遗址,其核心信息如下:

  1. 地理位置与概况
    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的殷墟宫殿宗庙区,是商代后期保存最完整的王室墓葬。墓葬规模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无墓道,墓上曾建有祭祀用的享堂“母辛宗”。

  2. 墓主身份
    根据铜器铭文“妇好”“司母辛”及甲骨文记载,墓主被推定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她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军事统帅和祭司,也是目前唯一能与文献对应的殷代王室成员墓葬。

  3. 发掘与出土文物
    1976年发掘,墓内殉葬16人,出土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1928件文物。代表性器物包括“司母辛鼎”和象征军权的青铜钺,印证了妇好的地位。

  4. 学术价值
    该墓为研究商代礼制、手工业水平及女性地位提供了直接证据,首次将甲骨文、考古遗存与历史人物关联,具有里程碑意义。

争议观点
有学者提出异议(如),认为此墓实为“辛妃宗庙遗址”,但主流考古界仍支持墓葬说。需进一步结合铭文与遗址布局综合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騃戆豻户抱布飙尘冲锋陷锐楚材戳灯摧伤代人诋异多力二礼反籍番家费害奉戴符征公账惯匪逛道儿关掌龟长于蛇寒馁惠爱忌恚九宫三命鸠营戢载峻词口册口干舌焦夸衒撩鈎零替麦垄庙卫南方曩贤昵厚俏倬弱柳入贽撒泼少君生佛剩余产品神虬石坎说白道黑四眠搜句体元表正同闬通摄万分污淖险诣小干仵消褪瑕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