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粉米的意思、粉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粉米的解釋

(1).古代貴族禮服上的白色米形繡文。《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絺綉。” 孔穎達 疏引 鄭玄 曰:“粉米,白米也。” 蔡沉 集傳:“粉米,白米,取其養也。”一說,粉米為二物。 孔 傳:“粉,若粟冰;米,若聚米。”《後漢書·輿服志下》:“天子備章,公自山以下,侯伯自華蟲以下,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 清 劉大櫆 《<王載揚詩集>序》:“ 載揚 之于詩,無所不窺,而其雕鏤刻畫之巧,未嘗不與其玩弄之具同,如珠如玉,如時花,如 蜀 錦之新濯,如藻火粉米之煌煌,蓋其工如此。”

(2).指花粉。 元 郝經 《野蓼》詩:“細蕊亦鮮潔,粉米糅丹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粉米”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古代禮服紋飾
    指古代貴族禮服上繡制的白色米形圖案,屬于傳統禮儀服飾的“十二章紋”之一。該用法最早見于《尚書·益稷》,記載帝王服飾需包含日、月、星辰、山、龍等十二種象征性紋樣,其中“粉米”代表滋養萬物的含義()。漢代鄭玄注解為“白米”,宋代蔡沉進一步解釋其象征“養育之德”。部分文獻認為“粉”與“米”是兩種獨立紋樣,分别指碎米狀和整粒米狀圖案。

  2. 文學中的花粉代稱
    元代詩人郝經在《野蓼》中曾用“粉米”比喻植物花粉,如“粉米糅丹素”一句,通過白花粉與紅色花蕊的色彩對比增強詩意()。此用法屬文學修辭,未見于典章制度。

需注意:該詞現代已非常用詞彙,主要出現于古籍研究或古典文學賞析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粉米》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磨碎或研磨後得到的玉米粉。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部首和筆畫:《粉米》由米部作為部首,并且它的總筆畫數是12。 來源:這個詞的組成是由“粉”和“米”兩個字組合而成,意味着經過磨碎或研磨後得到的玉米粉。 繁體字:在繁體字中,粉米是「粉麥」。 古時候漢字寫法:粉米的古時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我今天買了一袋粉米,打算用它做玉米糕。 組詞:玉米粉、玉米、玉米面、糯米粉 近義詞:玉米面、玉米粉 反義詞:玉米、玉米粒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需要了解的,可以再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