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 晋 傅玄 《傅子》卷四:“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儋石,必分以赡救之。”《魏书·元澄传》:“居无一椽之室,家闕儋石之粮。”参阅 明 方以智 《通雅·算数》。
(2).借指少量米粟。《史记·淮阴侯列传》:“夫随廝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闕卿相之位。” 晋 皇甫謐 《高士传·严遵》:“吾有万金,子无儋石,乃云有餘,不亦谬乎?” 宋 张榘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儋石空无君家事,百万付之一掷。渐养就摶风鹏翼。”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五五章二:“他常以卖画为生,题画诗也有绝为佳妙的。筑室 桃花坞 中,读书灌园,家无儋石,而客常满坐。”
“儋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容量单位
儋石最初指谷物计量单位,存在两种说法:
引申含义
借指少量粮食,常用于形容家境贫寒。例如:
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通雅·算数》。
《儋石》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词语,表示一种特定类型的石头。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儿”和“石”,共计9个笔画。
《儋石》最早来源于《康熙字典》。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儋石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形状奇特的石头,可以用作观赏或作为艺术品。 通常这样的石头在古代被视为神秘和珍贵的,因此受到很高的重视。
《儋石》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与简体相同,没有变化。
在古代,儋石的写法与现代相比略有不同。当时的写法如下:
儋: 从人,延声。
石: 丿,至,石。儿,山。前古从山也。
1. 这个博物馆里有许多稀罕的儋石供人参观。
2. 我在海滩上捡到了一块光滑的圆形儋石。
1. 儋石观赏:指对儋石进行欣赏和鉴赏的活动。
2. 儋石雕刻:指将儋石作为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技艺。
儋石的近义词包括“奇石”、“异石”等,都用来形容形状、色彩或纹理与众不同的石头。
儋石的反义词可以是“普通石”、“寻常石”等,指的是普通不起眼的石头。
跋陟辨如悬河弊帚藏摧持迟刍豆龡豳单破登蟾宫钓名要誉迭踏兜罗被多民族国家法岸反本放目饭米枫丹白露赋材富櫜疙疤古别离古来国势和而不唱恨五骂六贾客健傄践修静坊井华水揪辫子阄还空余寮子离本流虬理中渌水没遮拦木干鸟栖漰湃仆竪葡萄牙强恣前知气祲晴和邛邛距虚穷凶极暴儒士萨满霜凋夏緑搜剔谈评亭馆吞剑伎迋迋霞矫香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