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鳞甲的意思、腹有鳞甲的详细解释
腹有鳞甲的解释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 诸葛亮 与长史 蒋琬 、侍中 董允 书曰: 孝起 前临至 吴 ,为吾説 正方 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后因以“腹有鳞甲”比喻心怀险恶。
词语分解
- 腹的解释 腹 ù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
- 鳞甲的解释 动物用以蔽护躯体的甲壳。泛指一切有鳞和甲的水生动物详细解释.鳞介类的鳞片和甲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 沔水 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鯪鲤,射之不可入。” 明 王鏊 《震泽长
网络扩展解释
“腹有鳞甲”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内心险恶、难以接近,具体解释如下:
1.释义
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肚子里长着鳞甲”,比喻人心怀狡诈、居心叵测,常用以描述表面平和但内心阴险的人。其核心含义与“居心叵测”相近()。
2.出处
源自《三国志·蜀书·陈震传》。陈震(字孝起)曾向诸葛亮提及李严(字正方)时,形容他“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暗指李严为人险诈,不可信任()。
3.用法
-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在句中通常作谓语、定语。
- 适用场景: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带有贬义,强调对他人的防备或警示()。
4.近义词
包括“居心叵测”“心怀鬼胎”等,均指向不可信任的特质()。
示例造句:
此人看似温和,实则腹有鳞甲,交往时务必谨慎。
需要更多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
网络扩展解释二
《腹有鳞甲》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心里有了一片铁壳,没有感情或几乎没有弱点,形容一个人坚强、不易受伤害。它的拆分部首是“丿”、“鱼”和“甲”,共有18个笔画。《腹有鳞甲》这个成语的来源,最早出自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庄子》,在其中被用来形容一种虚无飘渺、无法被侵犯的境界。
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与简体相同,没有差别。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在有一些区别,但《腹有鳞甲》这个成语的写法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的腹有鳞甲,从不轻易放弃。
与《腹有鳞甲》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刚毅不拔、胆大心细。
与《腹有鳞甲》意思相反的成语有:柔情脉脉、心软肠子。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