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促棹的意思、促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促棹的解释

谓催舟速行。 宋 徐铉 《赋石送钟员外诗序》:“公足以忘私,子当促棹;诗所以言志,我当分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促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催促划船”或“加速行舟”。该词由“促”与“棹”二字组合而成:

词义解析:

“促棹”多用于古代诗文,描述因离别、急事或自然条件(如风雨)而加快行船节奏的情景。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中“促棹过白帝,叩舷临古关”,即通过“促棹”强化了舟行迅疾的意象。

文学关联:

该词常见于表达时间紧迫或情感急切的语境,如宋代词人周邦彦《尉迟杯·离恨》中“促棹向、兰皋微雨”,以“促棹”暗含离愁的仓促感。其用法与“催棹”“急棹”等词互通,均凸显舟行动态。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促棹”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词源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乃促棹而进,弗及岸”,描述因催促划桨导致船只未能及时靠岸的情景,后逐渐引申为“推动加快进程”的抽象含义。
    宋代徐铉在《赋石送钟员外诗序》中亦使用此词:“子当促棹;诗所以言志,我当分题”,进一步强化了其“催促行动”的语境。

  2. 字义分解

    • 促:意为“时间紧迫”或“催促”,如“短促”“督促”。
    • 棹:本指船桨,作动词时表示划船动作,如“棹孤舟”;亦可引申为“推动”。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既描述实际划船场景,也用于抽象表达对事件或人的催促。例如:“公足以忘私,子当促棹”即通过划船的意象,强调行动需迅速。

四、发音与近义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引用、字义解析及文学用例,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文献或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恩暗约私期白麻纸卑湳蹦极不系舟才勇阐鼃敕葬欻拉翠帷等速东床之选断梗浮萍敦固繁人帆帏发扬光大费财劳民凤眼愤世疾邪扶行嘿嘿和揉户口建文进度锦纕絶国蝰蛇老叟练达粮胥连疏厘弊鳞虫露影藏形末学新进墨银牛衣泪破关凄警穷登饶益人海战术山廧山斋奢阔深切着白十字库顺动溯流穷源帖胁通宵彻旦退惊完成午午寤移无用闲言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