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和风。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 王琦 注:“韶风,和风也。”
(2).比喻美德。《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挺清誉於弱龄,发韶风於早日。”
“韶风”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温风,常用于描述春日或宜人的气候。例如唐代李白在《上安州李长史书》中写道:“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此处“韶风”即指和煦之风。
引申为高尚的品德或美好的教化,如《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中“发韶风於早日”,即以“韶风”赞誉人物的德行修养。这一用法将自然之风拟人化,强调其“美好”特质与品德之间的关联。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诗文中的具体用例。
《韶风》一词寓意着优美、雅致的风采。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音乐史中的术语,代表着音乐的高雅和美妙。
《韶风》的拆分部首是“音”和“风”,其中“音”作为整个字的主要部首。它由17个笔画组成,其中包括横、竖、撇、捺等笔画方式。
《韶风》一词最早来源于《诗经》中的《韶》,意指着美好的风采和音乐的美妙。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为表示美丽和优雅的象征。
《韶风》的繁体字为「韶風」。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韶风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可以采用「韶鳳」的形式,其中「鳳」表示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象征。
1. 他的音乐作品中流淌着韶风般的优美旋律。
2. 这幅画展现了大自然中鸟儿欢快的韶风。
3. 她舞台上的表演展示了她独特的韶风。
1. 韶乐:指古代音乐家所演奏的高雅音乐。
2. 风韵:指人的魅力和优雅,也可以描述自然景色的美丽。
3. 韶华:指年轻时光的美好和充满活力的时期。
近义词:雅韵、音律、优美
反义词:粗俗、低俗、不悦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