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deed]∶确实实在
诚然可敬的长者
(2) [it is true]∶虽然;固然
勇敢诚然可贵,智慧却万不可少
(1).确实如此。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韩宣子忧贫》:“ 叔向 言贫之可以安,则诚然;其 言欒 书之德,则悖而不信。”《金史·后妃传上·海陵嫡母徒单氏》:“ 海陵 侍太后于宫中,外极恭顺……见者以为至孝,太后亦以为诚然。”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先前,听到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书’,是‘独6*夫的家谱’一类的话,便以为诚然。后来自己看起来,明白了:何尝如此。”
(2).果真;实在。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末略念科]诚然老作家!诚然老作家!好笔仗!大学问,深意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贵 ﹞道:‘你一向出外不归,只道是流落他乡,岂知却能挣扎,得第做官回来!诚然是与宗族争气的。’”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的运气诚然不坏,赶到车站一看,并没有火车不开的通告。”
(3).固然(引起下文转折)。《老残游记》第三回:“又一人道:‘ 佐臣 酷虐是诚然酷虐,然 曹州府 的民情也实在可恨。’” 郭沫若 《浪漫主义》:“ 鲁迅 诚然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但未尝没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甚至于可以说是一半对一半吧。” 冯雪峰 《雪峰寓言·狼和他的尾巴》:“一条尾巴对于一个狼诚然不重要,可是一个狼而没有一条尾巴,那人家又要讲闲话了,说我穷得连一条尾巴都养不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诚然汉语 快速查询。
"诚然"是现代汉语常用副词,其语义内涵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性及核心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诚然"属副词,表示对事实的肯定或让步转折。在古汉语中,"诚"本义为"真实、不虚伪"(《说文解字》),"然"表状态,组合后强化了真实性判断。
二、语境应用分析
肯定事实时 作独立状语使用,如:"这幅画诚然是大师手笔"。此时与"确实""的确"构成近义词,但书面语色彩更浓(《汉语虚词词典》)。
让步转折时 常与"但""但是"搭配,构成"诚然...但..."句式,如:"方案诚然完善,但预算过高"。此用法多见于议论文体,体现辩证思维(《现代汉语语法例释》)。
三、历时演变观察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发展脉络:先秦时期已见"诚然"连用,如《孟子》"诚然,则舜怨乎",此处兼具确认与让步双重含义,奠定了现代用法的雏形。
注:本文释义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具体出版信息可查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
“诚然”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种主要用法,具体解释如下:
含义:表示情况确实如此,相当于“确实”“实在”或“的确”,用于强调事实的真实性。
例句:
含义:用于承认前文事实,同时引出后文的转折或补充,常与“但”“但是”等连用,相当于“虽然”“固然”。
例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诚然”在句子中既能独立强调事实,又能引导逻辑转折,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作用。
哀祈包乘组碑堂秉道才皃创造性畜力辞简义赅亶父当州雕帐地着动销黩兵顿消访牌肥田草府厅贵官郭李国门过中黄晕简久捡破烂浇荡精神百倍经屑楫师际遇钧折行仓孔阳癞骨顽皮廉襜密密层层密图谋志内画壶凝矑驽懦驽朽欧阳尚书溥澍齐酒琼华岛穷微衢民日昼睿化三寸鸡毛骚牛山颜声云施洋松粒塘池颓岸想来想去香雪海纤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