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趣的意思、督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趣的解释

亦作“ 督促 ”。督责催促。《汉书·成帝纪》:“ 永始 三年,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捕。” 颜师古 注:“趣,读曰促。”《后汉书·魏霸传》:“时盛冬地冻,中使督促,数罚县吏以厉 霸 。”《新唐书·王晙传》:“初, 刘幽 求放 封州 , 广州 都督 周利贞 欲必杀之,道出 晙 所, 晙 知其故,留不遣。 利贞 移书督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顾生》:“言未已,有奔至者,督促速行。” 老舍 《四世同堂》二:“她的责骂,多数是她以为 李四爷 对朋友们还没有尽心尽力的帮忙,而这种责骂也便成为 李四爷 的见义勇为的一种督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督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读音与基本含义
    该词读作dū qù(),由“督”和“趣”组成。其中“趣”为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因此,“督趣”即“督责催促”,与“督促”同义。

  2. 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 《汉书·成帝纪》记载:“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捕”,颜师古注:“趣,读曰促”,强调其催促之意。
    • 《后汉书·魏霸传》提到“中使督促”,进一步印证其作为上级对下级的催促行为。
  3.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古代官方文书或历史记载中,表示上级对执行任务的严格催促,如《新唐书》描述广州都督“移书督趣”,体现行政命令的强制性。

  4. 现代使用情况
    现代汉语中,“督趣”已较少使用,通常被“督促”替代,属于古语词汇,多见于文献研究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用。

总结来看,“督趣”是“督促”的古称,侧重通过责罚或压力推动事务进展,常见于历史文本。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督趣》的意思

《督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催促、敦促或督责怠慢的人。它通常用来形容催逼他人或被他人催逼。

拆分部首和笔画

《督趣》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是“目”(mù),右边的是“足”(zú)。目表示眼睛,足表示脚,这两个部首分别对应着“看”和“走”。

根据现代汉字规范,笔画数为17,其中“目”部有5画,“足”部有7画。

来源和繁体

《督趣》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尚书·大禹谟》,出自《春秋左传》,后来逐渐广泛使用。

在繁体字中,督趣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时候《督趣》这个词的写法是“睪”(yì),它由“目”和“虍”(hū)组成。

虍是一种古代字形,表示虎,它与目组合表示俯视、注视的样子。

例句

1. 他经常督趣我完成工作。

2. 领导上级亲自督趣,使得工作进度明显加快。

组词

1. 督促:催促、催逼。

2. 忠诚:忠实、忠心正直。

近义词

1. 催促:催逼、敦促、催婚。

2. 逼迫:逼近、胁迫、强逼。

反义词

放任:纵容、听任、不予管束。

别人正在浏览...

蚌螺傍矣川抱角牀兵厄诐说常戍晨步谶书杵瓜丹丘生砥钝底席封子傅饰公子哥儿枸肆语钩星鬼黠横鲸鸿化家老爷将军令翦疆鲛馆交献嚼用荆轲刺秦王金口木舌齎遣具体客观事物课马灵星流浪汉龙攒挛废朦头转向溟漭明宣摩奬脑根全幅取戾宂屑涉海登山圣基茨和尼维斯释尤署职死症肃静索放探官田法妥当佗故吴绢遐荒向日先笑后号系风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