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内蒙古自治区的意思、内蒙古自治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内蒙古自治区的解释

简称“内蒙古”。在中国北部,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人口22372万(1995年)。除汉族外,*********居多。1947年建立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其他重要城市有包头等。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以南黄河沿岸和大兴安岭以东为平原。处中温带,自东往西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中国主要牧区。农产中甜菜产量居全国前列。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钢铁工业亦发达,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大兴安岭盛产木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全称“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该名称可拆解为以下三部分:

1. “内蒙古”的由来

“内蒙古”一词源于清代对漠南蒙古的称呼。清廷将蒙古地区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其中“内札萨克蒙古”位于长城以北,与中原联系紧密,后演变为“内蒙古”这一地理概念。该名称体现了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聚居区域的划分。

2. “自治区”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治区”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的一种,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载体。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中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享有法律赋予的经济、文化发展自主权。

3. 地理与行政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纬37°24′至53°23′,东经97°12′至126°04′,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总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省级行政区。现辖9个地级市、3个盟,首府为呼和浩特市。其名称中的“蒙古”指代主体民族蒙古族,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蒙古族人口约424.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7.66%。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或“内蒙”,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中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市,总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3%(截至2024年数据)。其版图形似展翅雄鹰,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8省区接壤,并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

二、名称由来 “内蒙古”称谓源于清代行政区划,当时将较早归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与后来归附的“外札萨克蒙古”(今蒙古国主体)形成地理区分。这一历史渊源体现了其作为边疆要塞的定位。

三、人口与民族 根据最新统计,全区常住人口约2504.8万(2014年数据),包含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4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比约17%,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民族。

四、地理特征

  1. 地形:以海拔1000米以上的内蒙古高原为主体,大兴安岭纵贯东部,阴山山脉横亘中部。
  2. 气候:自东向西呈现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的过渡,形成草原、荒漠等多样生态。
  3. 资源:稀土储量全球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大兴安岭为重要林区。

五、行政区划 现辖9个地级市、3个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下设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重要城市包括包头、鄂尔多斯等工业重镇。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历史沿革或最新经济数据,可查阅新华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壤板刀面冰蠒不祧之宗馋嚼成吉思汗陵骋夸持久战粹正邨酒呆性黨閥雕残多历年稔肥大丰岁氛滓负誓浮言俯仰唯唯甘泽孤劒海汛宏贯红彤彤怀鈆欢哄家羽鲸骞金兰友尽死浚泽君子刊补课口款燕潦雨拉人下水两京璘璘临难苟免沦弃倮灵冥境评詙诠明取宠瞿塘仁谊容量瓶洒泪而别三山五岳洬洬凸露悟慧乡霸闲约约消的谢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