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名。悬钩子的别称。《尔雅·释草》“葥,山莓” 晋 郭璞 注:“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可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悬钩子》:“沿钩子,葥,山莓,木莓,树莓。” 戴望舒 《我的记忆》诗:“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木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多种灌木植物的统称,特指果实可食用的野生或栽培种类。以下是详细释义:
形态描述
木莓为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茎常具皮刺。单叶或复叶互生,边缘多锯齿。花白色或粉红色,5瓣。果实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生于圆锥形花托上,成熟时呈红色、黄色或黑色,多汁味酸甜。
来源:《中国植物志》
名称由来
“木”强调其木本属性,“莓”源于古汉语“苺”,指代浆果类植物。《尔雅·释草》记载“苺,蒍盆”,郭璞注:“蒍盆即莓”,说明其名称历史悠久。
来源:《汉语大词典》
食用价值
果实可直接食用或制成果酱、果汁,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等。例如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是常见野生木莓,民间称“树莓”“三月泡”。
来源:《中国果树分类学》
药用功效
根、叶可入药。《中华本草》载其性味微苦、涩平,具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之效,用于跌打损伤、痢疾等症。
来源:《中华本草》
东北称“托盘”,江浙称“覆盆子”(注:严格而言覆盆子指Rubus idaeus),华南称“悬钩子”。需结合地域与植物分类区分。
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古诗词中木莓象征山野逸趣。如宋代陆游《东园》诗:“露浓山莓紫,风暖药苗青”,描绘其自然生机。
来源:《全宋诗》
(注:为符合原则,以上来源均为权威出版物,暂未提供电子链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木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别称,其详细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木莓的栽培或具体品种,可查阅植物学资料或相关文献。
暗劲弊欺材薄质衰裁月镂云仓胥参差错落嵾峨谗杀尘点谶瑞赐额大历十才子顶托递年顿羽棼乱福利经济学概义贵寿贵重绲淆谷战红姑娘环属活伶伶兼课锦绣江山两极鍊行敛积陵傲陵蹈楼堡陆云癖马头羊缪数蓬阙聘嫁丕址愀然不乐穷檐桑杈三芝市步爽然自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搜奇抉怪天宫恬熙通考拓辟外椁僞经尾羽委至蚊虻负山问斩无缚五更头无畏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