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萌的意思、卖萌的详细解释
卖萌的解释
网络用语。原本是ACGN界词汇“萌”的引申词汇,即“刻意显示自身的萌”,后来在网络上意义又有所延伸。
在褒义的词性下,“卖萌”指 故意做可爱状,打动别人。
在贬义的词性下,“卖萌”是指故意作秀。这个词目前用作贬义的多。
萌起源于日语“萌え”,拼音读音是meng。
词语分解
- 卖的解释 卖 (賣) à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卖菜。卖身。买卖。卖方。卖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背叛祖国、亲友或自己的良心:卖友,卖国求荣。卖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卖力。卖命。卖劲儿。
- 萌的解释 萌 é 植物的芽:萌蘖。 发芽,开始发生:萌生。萌发。萌芽。萌动。故态复萌。 古同“氓”。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卖萌"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解析
一、基本释义
"卖萌"是一个现代汉语网络流行词,指故意做出天真、可爱的言行举止以博取他人好感或关注的行为。其核心在于"刻意展示萌态",通常带有表演性质。该词由动词"卖"(意为展示、表现)与形容词"萌"(源自日语"萌え",指对可爱事物的喜爱)组合而成,强调主动呈现可爱特质的过程。
二、语义演变与权威定义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直接收录"卖萌",但明确"萌"已作为汉语语素,表"稚嫩而惹人喜爱"之意(如"呆萌")。"卖"在此语境中引申为"刻意显露",整体符合汉语构词法中的动宾结构规律。
- 《汉语新词语词典(2000—2020)》 将其定义为:"通过语言、表情或动作故意装出天真可爱的样子",强调其行为的目的性与表演性。
- 《网络用语词典》 进一步指出,"卖萌"常带有幽默或反讽色彩,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倾向,例如:"他发了一张猫耳自拍,明显是在卖萌。"
三、语用特征与社会文化背景
- 使用场景:多见于网络互动(如社交媒体、直播)、娱乐节目或日常调侃,对象涵盖人物、动物甚至虚拟形象。
- 文化动因:反映当代青年文化中对"可爱美学"(kawaii)的推崇,以及通过轻松化表达缓解社会压力的心理需求。
- 权威研究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战略研究》指出,此类词汇的流行体现了汉语在互联网时代的动态衍生能力,其语义根植于传统汉语结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元素。
四、相关概念辨析
- 与"撒娇"区别:"撒娇"侧重以亲昵姿态索取关注或利益(如孩童向父母撒娇),而"卖萌"更侧重形象塑造,未必带有索取目的。
- 与"装嫩"区别:"装嫩"含贬义,指刻意掩饰真实年龄的违和感;"卖萌"则中性偏褒,重在呈现可爱特质而非年龄伪装。
权威资料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 侯敏, 邹煜. 《汉语新词语词典(2000—2020)》[M]. 商务印书馆, 2021.
- 李宇明. 《网络用语对汉语结构的影响》[J]. 语言战略研究, 2020(4).
网络扩展解释
“卖萌”是网络流行语,其核心含义是“刻意展现可爱”,但具体使用中兼具褒贬双重色彩。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
基本定义
源自日语「萌え」,原指动漫角色引发的喜爱之情。在中文网络语境中,“卖”指刻意展示,“萌”指可爱状态,合指通过语言、动作或表情故意表现可爱特质。常见于二次元文化和日常社交,如《轻音少女》中角色的天然呆行为。
-
词性演变
- 褒义用法:真诚地展现萌态(如小猫歪头动作)
- 中性用法:商业作品角色设计(如动漫刻意设计萝莉形象)
- 贬义用法:指违和感强烈的做作表现(如成年人强行使用幼儿语气)
-
典型场景
- 动漫/游戏:角色设计故意强化可爱属性
- 社交媒体:自拍时比心、眨眼等动作
- 日常交流:用叠词撒娇(如“吃饭饭”“睡觉觉”)
需注意语境差异:亲密关系中多属无恶意的互动,但职场等正式场合过度卖萌易引发负面评价。该词已从亚文化圈层渗透至大众传播,2023年《中国网络语言发展报告》显示其使用频率位列表情包相关词汇TOP10。
别人正在浏览...
襃借标征步落稽拆牌道字出火珠禫服丹弦祷念灯红酒緑丁期犯猎丰媚凤闱腐朽拱高观眉説眼含香鹤关赫咤吼隆黄闼晃漾惠普瀸润黅丹进港旧山厩驺絶倡痀瘘靠牌子琅珰驿老窝鲁朴漫録秘説劘切凝定泥滞蓬艾箳篂千人踏情想气信榷茗赏咏善男信女升山采珠时语霜橘四分五落驷介搜刔隋珠和玉踏晓土姓婉晩相王相猒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