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庐舍,房舍。《后汉书·冯衍传上》:“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后汉书·仇览传》:“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李贤 注引《广雅》曰:“落,居也。”
(2).庐帐;毡帐。《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迷吾 闻之,徙庐落去。”
“庐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房舍、庐舍
指简陋的房屋或居所,多用于描述乡村或普通百姓的住所。例如《后汉书·冯衍传上》记载:“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此处“庐落”与“丘墟”并列,强调房屋破败的景象。
庐帐、毡帐
特指游牧民族使用的帐篷类居所。如《后汉书·西羌传》提到羌人首领迷吾“徙庐落去”,表明其迁移毡帐的行为。
主要依据《后汉书》及古代注释,现代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和百度百科均收录此词,释义一致。
庐落(lú luò),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是“广”和“辶”,总共有10个笔画。广表示房舍,辶表示走,庐落表示房屋庭院的倒塌或销毁。
《庐落》这个词来源于《楚辞·远游篇》中的一句诗:“庐落清漏,蓬户燕穿”,意思是房舍倾毁,春天里燕子穿过草屋的门户。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古人眼中的景象,形容了草寺、茅庐等简陋的住所。
在繁体字中,庐落的写法依然保持不变,没有改变任何部首和笔画的组合。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庐落的写法也没有发生变化。庐的初文形为“⺋”,表示房屋,落的初文形为“雷”,表示废墟。庐落的组合即为“⺋雷”,形象地表达了房屋倒塌成废墟的情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庐落的例句:
1. 他的家庭经历了一场大火,整个家园化为庐落。
2. 没有人去照顾那个荒废多年的茅草庐落。
庐居、庐舍、庐舍落
倾庐、毁庐、废墟
宏庐、宏碁、兴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