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候缺的意思、候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候缺的解释

[await a vacancy] 旧指官吏等候某官位空缺时顶替或上任

详细解释

清 代无实缺官员经吏部依法选用,派往某部某省听候递补实缺。《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 孙绍祖 ,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嫻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那第七日百姓们也不下有二三千人,倒也亏不尽那个署捕的候缺仓官,差了闔捕衙的皂快,抗了牌,持了票,不出来的要拿了去打。”参见“ 候补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候缺”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等待职位空缺”,常见于旧时官场或现代职场语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该词可拆解为以下层次:

  1. 词义解析

    “候”指等待,“缺”指职位空缺,合称表示在已有人员离职或职位增设时,等候补缺。旧时多用于官吏升迁调任制度,如清代官员需“候缺”待命,待朝廷分配实职。

  2. 应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该词延伸至企事业单位,例如“干部候缺名单”“岗位候补机制”等,强调对编制或岗位空缺的预备性等待。部分方言区(如江淮官话)亦保留此用法。

  3. 例句参考

    • 古籍用例:《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他本已捐了道员,如今在部里候缺”。
    • 现代用例:“公司管理层变动后,多名中层干部进入候缺阶段。”

需注意,“候缺”属书面化表达,日常口语中常以“等空缺”“排队补位”等替代。其语义关联词包括“候补”“候选”,但“候缺”更突出“职位已存在且短期内将空出”的预设条件。

网络扩展解释

“候缺”是清代官制中的特定术语,指无实职的官员等待递补空缺职位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核心定义
指清代通过吏部选拔的官员,被派往中央部门或地方省份等待实职空缺时递补。这类官员本身没有固定职位(即“无实缺”),需通过官方流程候任。

2. 制度背景
清代实行“候补”与“候缺”并行的制度。候补官员需先在吏部登记候选资格,而“候缺”则特指已获得派遣资格、等待具体职位空缺的阶段性状态。

3. 文献例证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提到孙绍祖“在兵部候缺题升”,说明他当时已具备晋升资格,正等待兵部实职空缺。另一例来自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描述候缺官员临时担任治安职务的情形。

4. 延伸说明
与现代公务员制度不同,清代官员需经历复杂候任流程,包括候选、候补、候缺等阶段,体现官僚体系对职位流动的严格管控。

相关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

百善跋陟并称参照系蝉匷丑秽捶楚楚丝麤陋村气簇射丹唇悼息定例低幽断口端悫韥丸犯律诽谐丰蠲箇中人宫碗狗腿差贵兆洪水猛兽火性子謇谏狡诈解疑精色惊世绝俗静艳金荷叶尽凈可什么苦心人婪索了债连环计聊斋志异黎刀龙驷谋新木器内三关匿耀批逆鳞驱剿烧纸马神獒衰粗衰困丝挂子肆险探官捅漏子销售额下坡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