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隙的意思、鸿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隙的解释

即 鸿隙陂 。《汉书·翟方进传》:“ 汝南 旧有 鸿隙 大陂,郡以为饶。” 颜师古 注:“ 鸿隙 ,陂名,藉其溉灌及鱼鳖萑蒲之利,以多财用。” 唐 无名氏 《对为人兴利判》:“昔 邓晨 开梦,理 鸿隙 而涤源; 何敞 效能,流 鮦阳 而刻石。” 明 汤显祖 《金堤赋》:“貲 寧成 之陂田兮,復 汝南 之 鸿隙 。” 清 全祖望 《煨芋分韵》:“上之应昴星,下或謡 鸿隙 。”参见“ 鸿隙陂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鸿隙”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分两个层面理解:

一、历史地理名称

鸿隙最早指古代水利工程“鸿隙陂”,是汉代汝南郡(今河南境内)的重要灌溉设施。据《汉书·翟方进传》记载,该陂塘曾为当地提供农业灌溉和渔业资源,后因治理问题逐渐荒废。唐代至清代的文献中,如汤显祖《金堤赋》等,也多次提及此名称,强调其历史作用。

二、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由“鸿”(大雁)和“隙”(间隔)组成,比喻人或事物之间的疏离感或距离,适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或客观差距。但此用法未见于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的现代引申。

  1. 原始含义:特指汉代水利工程“鸿隙陂”,属专有名词。
  2. 现代扩展:部分资料将其拆解为比喻性成语,需注意语境区分。

建议在学术或历史语境中优先采用地理名称释义,日常使用比喻义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鸿隙”?

“鸿隙”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大面积开阔的空地。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鸿”和“隙”。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鸿”的部首是“鸟”,拼音为“hóng”,总计12个笔画;“隙”的部首是“阜”,拼音为“xì”,总计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鸿隙”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邶风·鸿雁》:“枯麓及㩦,言观其隙。”在这里,“枯麓”指的是无人居住的草木丛生之地,“㩦”意为广阔的原野,而“隙”则表示开阔的空地。

在繁体字中,“鸿隙”通常被写成“鴻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发生了多次变革。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时候的“鸿隙”字形如下:
古代汉字:鸿隙

例句

1. 这片鸿隙上没有建筑物,宛如一片自然天地。

2. 徐徐的微风吹过鸿隙,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

相关词语

1. 组词:鸿雁、大鸿、开阔、空地等。

2. 近义词:原野、荒野、无垠。

3. 反义词:密林、繁华、拥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