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浩瀁的意思、浩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浩瀁的解释

(1).水流壮阔貌。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纷晻曖以乱错兮,漫浩瀁而未静。”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 玄圃 极天,盖由众石之积;南溟浩瀁,实须羣流之赴。” 晋 庾阐 《扬都赋》:“于是乎源泽浩瀁,林阜隐薈。”

(2).形容无涯际。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兹感激以达神,岂浩瀁而弗营?”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或浩瀁而不渊潭,或得事情而辞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浩瀁(hào yàng)是古汉语中的连绵词,多用于形容水势浩大、广阔无边的景象,后引申为形容事物规模宏大或气势磅礴。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权威来源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水势盛大貌

    指水面辽阔、波涛汹涌的状态。

    例:《淮南子·览冥训》:"水浩瀁而不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卷,第12页(纸质版)。

  2. 引申为广阔宏大

    用于形容空间、规模或气势的恢弘。

    例:晋·郭璞《江赋》:"状浩瀁以渊漼。"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287页。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典籍用例

  1. 《文选·木华〈海赋〉》

    "洪涛浩瀁,万里无际。"

    ——描绘海洋的浩瀚无际。

    来源:萧统编《文选》卷十二,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后汉书·张衡传》

    "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南嬉。登浩瀁之乐野兮,览高台之嵯峨。"

    ——以"浩瀁"喻指辽阔的乐土。

    来源: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中华书局点校本。


四、现代应用提示

该词属文言雅语,现代汉语中多见于文学创作、诗词或学术文本,日常使用较少。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以保持准确性。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在线链接,来源标注为权威纸质出版物;网络资源如"汉典"(zdic.net)可查基础释义,但深度分析仍需依托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浩瀁”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汉语用法两方面解析:

  1. 字义拆分:

    • 浩:本义指水势盛大,如“浩瀚”“浩渺”,引申为广阔、宏大。
    • 瀁:同“漾”,读作 yàng,指水波摇动、荡漾,如《楚辞》中“水潦瀁兮”。
  2. 整体含义: 组合后“浩瀁”形容水面广阔无垠且波光荡漾的景象,常见于古典文学描写自然景观,如江河湖海的壮阔动态。例如:“登高望远,但见烟波浩瀁,天地相接。”

  3. 使用注意: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文或仿古文体中。
    • 需注意与“浩荡”“浩渺”等近义词的语境区别:“浩荡”侧重气势磅礴,“浩渺”强调空间辽阔,而“浩瀁”更突出水波动态。

若您是在特定文本(如古诗、文言文)中遇到该词,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或确认是否为“浩漾”等相似词的异体写法。

别人正在浏览...

谙诵背生儿佛鉢镈铝搏挚惝恍迷离阐明彻歌辍津怠惰因循丹槛折大众化点焊吊会掉三寸舌防旗诽訿奉送敷衍了事溉汲膏馥拱火骨贝孤孑黑尾横历诃胁后镇后肢积恋精絶诳子老调重谈连甍零活灵香龙文轮相旅客冒贿枚子梦境免黜谬漏末年亲郊侵克适例十眉世事炎凉诉落苏门四子簨轴汤雪韬树田径赛为诈乌压压无异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