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霜暉 ”。1.指月光。 南朝 陈后主 《自君之出矣》诗之一:“自君之出矣,霜暉当夜明。”
(2).白色羽毛。《隋书·文学传·虞绰》:“靡霜暉於羽翮,激丹华於觜距。”
(3).霜毫,毛笔。 唐 李峤 《笔》诗:“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霜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
指月光
这一用法多见于古诗文,如南朝陈后主《自君之出矣》中“自君之出矣,霜暉当夜明”。此处“霜暉”与“霜辉”相通,通过“霜”的冷冽感比喻月光的清冷皎洁。
白色羽毛
取自《隋书·文学传·虞绰》的“靡霜暉於羽翮”,以“霜”的白色特性形容羽毛的色泽,常见于古典文学中对鸟类或装饰物的描写。
代指毛笔
唐代李峤《笔》诗“霜辉简上发”中,“霜辉”喻指毛笔的白色笔毫(霜毫),此类用法多通过颜色关联进行借代。
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尽的古籍例句或引申用法,可参考汉典或相关诗词解析来源。
霜辉是指寒冷天气下霜的光亮。它是由霜和辉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霜的部首是雨,拼音是shuāng,总笔画数是16。
辉的部首是辵,拼音是huī,总笔画数是12。
霜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
霜辉的繁体字是霜輝,使用传统繁体字书写。
古代汉字写法可以参考篆书和隶书。虽然没有具体的古代写法记录,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古代文献的研究来推测。
1. 清晨的霜辉映照着大地,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
2. 农田上洒满了霜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
3. 在寒冷的冬夜里,霜辉照亮了整个小镇。
1. 霜气:形容冷冽的天气中的严寒。
2. 辉煌:形容光亮灿烂,耀眼夺目。
1. 霜华:也指霜的光辉。
2. 霜冻:指因严寒天气而形成的冻结状态。
1. 暖和:形容温暖的天气。
2. 冰冷:形容极冷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