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寇讎 ”。
“寇讐”一词由“寇”与“讐”组成,需分别解析其含义并综合理解:
“寇”的含义
“讐”的含义
“寇讐”的复合词义
两者结合后,可理解为“侵略者结下的仇敌”或“因侵犯行为产生的深仇”。此词强调敌对关系中侵略与仇恨的双重性,常见于古籍中描述外敌入侵或暴力冲突引发的仇恨。例如,可类比《易经·蒙卦》“不利为寇,利御寇”中的攻守对立()。
“寇讐”指因侵略行为形成的仇敌关系,既包含“寇”的侵犯性,又蕴含“讐”的仇恨意味,多用于描述历史上的外患或暴力冲突中的敌对双方。需注意该词为古汉语用法,现代语境中较少出现。
寇讐(读作kòu chóu),这个词是指仇恨、报仇的意思。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寇」和「讐」。
「寇」的部首是「宀」,总共10画。而「讐」的部首是「言」,总共20画。
「寇讐」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季氏》这篇论语中的一句话:“寇哉,磨也!斯人也,子路!”这句话中的「寇」就指的是仇敌、敌人。后来,「寇讐」逐渐演变为指仇恨、报仇。
在繁体字中,「寇讐」分别写作「寇讎」。
古代汉字的写法往往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时候,「寇讐」的写法为「寇讎」,其中「寇」的上部分写作「夂」,而「讐」的上部分写作「丑」。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会带来不同的汉字写法。
他对那个人心存寇讐,发誓要找到他报仇。
寇杀、报讐、复仇、替天行讐
仇恨、报复、仇敌、敌对
和解、宽恕、友善、和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