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谓居官治事恭谨而行。后以“恪居”谓敬慎治理官事。《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一》:“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离:明君执契,以要克谐之会。” 刘孝标 注:“臣敬治其职,膺金石之别响。”《新唐书·陆贽传》:“宫官具寮,恪居奔走,劳则有之,何功之云?”
"恪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恭敬谨慎地处于其位,即敬慎地履行自身职责或安守本分。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本义为恭敬、谨慎。《说文解字》释:“恪,敬也。”清代段玉裁注:“敬者,肃也。”引申为严格遵守、恭谨奉行之意。
指处于某种位置或状态,如《周易·系辞下》云:“君子居则观其象。”此处“居”强调安守其位、履行职责。
“恪居”即以恭敬严谨的态度安守本职或所处之位,强调行为需符合身份与责任,不可懈怠僭越。例如《晋书·傅咸传》载:“恪居官次”,意为谨慎履行官职。
“(李重)恪居本职,所历著称。”指其严谨尽责,政绩卓著。
“恪居所司,以励群僚。”意为以身作则,激励同僚恪尽职守。
“虽未克居,当恪居所职。”强调即便未达高位,亦须敬守现职。
释“恪居”为“敬慎居位”,强调恭谨履职的态度。
注:“恪,敬也;居,处也。谓敬慎其职守。”
解作“谨慎地处于其位,严守职责”。
“恪守”(严格遵守)、“恪勤”(恭谨勤勉)、“恪慎”(恭敬谨慎)均含“恪”的敬慎义。
与“渎职”(玩忽职守)、“僭越”(超越本分)构成反义关系。
今多用于书面语或成语“恪尽职守”,强调职业伦理中的尽责态度。
“恪居”承载儒家“居敬行简”的伦理观(《论语·雍也》),体现传统社会对职位与责任相匹配的规范要求。其精神内核仍适用于当代职业伦理建设,如《公务员法》中“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表述即与之呼应。
主要参考文献:
“恪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恭敬谨慎地处理官职事务,强调居官者的敬慎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原指官员在职位上严谨恭谨地履行职责。后演化为“敬慎治理官事”的概括性表达。
词义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恪”的读音或相关词汇(如“恪顺”),可参考的解析。
艾衣按甲休兵拜赐白鹳本白布逋怠彩号藏摧吵烦倒囊登丰典治电子秤底孔对国非决定论负摙梗边光缆鼓颡孤孀骨子里浩落弘宥豲猪惛沮建定家书抵万金笳吟继轨进饭金丝草镌级谲谏嶚嶢慄冽麟止密挤挤浓腴契好杞柟轻颿清昊青茎穷栖悛惧肉墩墩商飙观衫褑生盘子失配睡佛属怨宿弊通论完案顽瞑温良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