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敛膝的意思、敛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敛膝的解释

盘腿。《晋书·陶侃传》:“﹝ 侃 ﹞终日敛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明 方孝孺 《静斋记》:“公退则敛膝澄坐以养心,名之曰‘静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敛膝”是由“敛”和“膝”组合而成的文言词汇。从字义分析,“敛”本义为收拢、聚集(《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引申为约束、收敛姿态;“膝”指人体大腿与小腿连接的关节部位,此处特指坐姿中膝盖的状态。两者结合,“敛膝”指人在跪坐或正坐时,双膝并拢、收束的姿态,体现仪态庄重或态度恭谨。

这一动作在古代礼仪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例如《礼记·曲礼》记载“坐毋箕”,即要求坐时不可随意张开双腿,需保持敛膝状态,以示对他人尊重。汉代贾谊《新书·容经》进一步描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强调敛膝是规范坐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汉语中,“敛膝”一词多用于文学描写或历史研究领域,日常口语已较少使用。

语言学家周荐在《汉语词汇结构论》中指出,类似“敛膝”的文言短语往往通过动作细节传递文化内涵,其语义承载着古代礼制对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敛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敛膝”指盘腿而坐的姿势,即坐时将双腿盘曲交叉相叠。这种坐姿在古代文献中常与端正、庄重的仪态相关联。

二、字义分解

  1. 敛(liǎn):
    • 本义为“收起”“约束”,如《晋书·陶侃传》中“敛膝危坐”的“敛”即表示收束双腿的动作。
  2. 膝(xī):
    • 指膝盖,此处代指腿部动作。

三、文献例证

  1. 《晋书·陶侃传》:
    陶侃“终日敛膝危坐”,形容其处理公务时保持端坐,体现专注与严谨。
  2. 方孝孺《静斋记》:
    “公退则敛膝澄坐以养心”,说明这种坐姿也被用于修身养性。

四、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如)提到“敛膝”可能引申为礼仪规范,表示正式场合中保持庄重坐姿,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直接佐证,需谨慎参考。

五、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歧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板上砸钉本本源源忭幸碧胫避雷器避实就虚不清不白参差错落超峻冲让惆惋触及刀币定着嫡庶冻研防托凡驽凤箫龙管雰气肤阔扶拥胳膊拧不过大腿光火归注过社耗土洪朝忽哨家藏挟赤皎察几度津滴金山寺聚落狂瘈连璧刘阿斗路塞木橛前行染尘人塞井焚舍牲用沈渐拭拂蓍旧失权説引竦擢速檀梯磴穨弛闻样吴姬无虑无忧乡中猃狁消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