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衔璧。《后汉书·公孙述传论》:“及其谢臣属,审废兴之命,与夫泥首衔玉者异日谈也。”参见“ 衔璧 ”。
(2).镶嵌着玉。 后蜀 阎选 《虞美人》词:“小鱼衔玉鬢釵横,石榴帬染象纱轻。转娉婷。”
“衔玉”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衔璧
指古代投降仪式中的行为。战败者口含玉璧,双手反缚,表示臣服或谢罪。这一用法源自《后汉书·公孙述传论》中的典故:“与夫泥首衔玉者异日谈也”。
镶嵌玉石
指器物或饰品上镶嵌玉石的工艺。例如后蜀词人阎选在《虞美人》中描述:“小鱼衔玉鬓钗横”,描绘了女子发饰上的玉饰。
投降仪式中的象征
“衔玉”与“衔璧”同义,是古代战败者投降时的重要礼节,常见于史书记载。例如《后汉书》中提到的“泥首衔玉”,即用玉象征身份,表达归顺之意。
《红楼梦》中的文学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衔玉”也被赋予特殊寓意。如贾宝玉“衔玉而生”,玉象征其身份与命运,成为《红楼梦》的核心线索之一(注:此说法多见于网络解析,权威典籍未直接关联)。
部分资料提到“衔玉”作为成语,指贵族女子佩戴玉饰(如),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衔玉”一词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更详细来源,可参考《后汉书》《虞美人》等典籍,或查阅《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衔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源自于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汉语中,衔玉多用来形容文笔优美、文章精湛。
衔 -> 彳(走之边) + 衣(衣服)
玉 -> 玉石
衔玉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诗作中。杜牧在诗中以“衔玉”的形容词来赞美其他文人,形象地描绘了文学才子的功力。
衔玉(繁体字:銜玉)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衔玉的衔字可以写成「衘」,而玉字则没有变化。
他的文笔如此之好,简直是衔玉之人。
1. 衔泥:形容捧着泥土,准备盖房子的人。
2. 衔枚:形容执着于一项工作或事情,比如衔枚研究。
3. 衔环:比喻担负重任,如衔环而赴。
才情出众、文采斐然、文彩过人
拙文、庸笔、平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