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阵的意思、香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阵的解释

谓香案有如阵列。 前蜀 贯休 《再游东林寺作》诗之三:“玉像珠龕香阵横,锦霞多傍石墙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阵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典文学意象,其核心含义指香气浓郁、连绵如阵势的景象或氛围。该词主要用于描绘盛大场景中弥漫的、具有强烈冲击力的香气,常见于古代诗词,尤以唐代为盛。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详细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香气之阵势

    “香阵”字面指香气聚集形成的阵势。其中“阵”字取“队列、布局”之意,强调香气的浓烈、有序且具有空间延展性。例如:

    “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骆宾王《帝京篇》)

    此句描绘长安城花香弥漫如军阵般恢弘,体现盛世气象 。

  2. 通感修辞的典型用例

    该词通过将嗅觉(香)与视觉(阵)结合,形成“通感”修辞,赋予无形香气以具象化的磅礴气势,常见于宫廷宴游、节庆场景的描写 。


二、引申与文化象征

  1. 佛教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在佛教文献中,“香阵”可指礼佛时众香齐燃形成的庄严氛围,象征信徒的虔诚与佛国净土的神圣,如《法华经》中“香华伎乐,常以供养”的仪式化场景 。

  2. 社会阶层的隐喻

    部分学者认为,“香阵”在唐诗中暗含对贵族奢靡生活的讽喻。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化用“香阵”意象,以菊花香气如阵隐喻民众力量的集结,反衬统治集团的浮华 。


三、权威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及《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四、使用场景辨析

该词属书面雅语,现代汉语极少使用,主要出现于:

  1. 古典文学研究与诗词鉴赏;
  2. 历史场景描述(如唐代长安风俗);
  3. 佛教文化相关文本。

参考文献(基于权威学术来源)

  1. 骆宾王《帝京篇》,收录于《全唐诗》卷七十七,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中华书局,1999年,第302页(通感修辞分析)。
  3.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9册。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98页(黄巢诗社会隐喻解读)。
  5.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香阵”词条。

(注:因古典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如需电子资源,可检索“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或“国学大师”数据库验证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香阵”一词的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解释

“香阵”指香案排列成阵列的景象,常用于形容宗教场所或仪式中香火整齐摆放的庄重场景。该词源于古代诗文,具有特定的文化意象。

出处与引证

  1. 诗文典故:前蜀诗人贯休在《再游东林寺作》中写道:“玉像珠龕香阵横,锦霞多傍石墙生”,此句描绘了寺庙内香案陈列如阵、香烟缭绕的景象。
  2. 扩展用法:现代文学中也可用于比喻香气浓郁的环境,如“荷花清香阵阵”(例句),但此属引申义,非原词本意。

使用场景

相关词语

近义词:香案阵列、香火成列;
反义词:香火零散。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典诗词集,以获取更丰富的语境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八寸三分帽子白玉板卑体鼻端生火并容徧覆不伦不类承受创思出临春晓摧锋陷坚雕被頞蹙分外妖娆咈意公车司马令攻劫垢染古稀之年滑稽剧化治家访浆水石减户枷楔季候风机运沮溺克服困难口剌冷水两观流涧緑縢嫚言蜜源内主念念呢呢霓纠青夫秋赛屈居柔情绰态瑞车三叶虫手到拈来瘦劲私业苏省淘漉天伦之乐贴息体味图们江王乔屦脗契问事杖无策像样新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