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溽暑的意思、溽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溽暑的解释

[sweltering summer weather] 潮湿闷热

唐主苦溽暑。——《新编五代史平话》

详细解释

指盛夏气候潮湿闷热。《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后汉书·张衡传》:“溽暑至而鶉火栖,寒冰沍而黿鼉蛰。”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燎沉香,消溽暑。”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溽暑尚自珍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溽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rù shǔ,主要用于描述夏季潮湿闷热的气候。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籍引用

  1. 《礼记·月令》
    “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描述农历六月土壤湿润、湿热盛行,随后进入雨季的自然现象。

  2.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主苦溽暑。”
    ——通过“苦”字体现古人对溽暑天气的难耐。

  3. 宋代诗词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陆游《溽暑》:“溽暑雨将作,南风来解围。”
    ——均以文学手法描绘溽暑的闷热及消暑场景。


三、用法与例句


四、拓展知识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诗词及现代词典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后汉书》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溽暑》的意思

《溽暑》是一个描述闷热夏天的词语,常用来形容炎热、湿热的天气。

《溽暑》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溽暑》的拆分部首为“氵”和“日”,其中“氵”是水的字旁部首,“日”是太阳的字旁部首。《溽暑》的笔画数为16画。

《溽暑》的来源

《溽暑》一词的最早来源可追溯至古代文献《汉书·食货志》中。在这部历史著作中,记载了“中国有三伏天,炎暑溽暑”。

《溽暑》的繁体字

《溽暑》的繁体字为「濡暑」。

古时候《溽暑》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用来描述溽暑的字符常会有变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会使用「灑溼」等来表达溽暑的含义。

《溽暑》的例句

1. 天空中无一丝风,只有酷热的空气让人感到更加溽暑。

2. 这是今年最炎热的一天,真是一场溽暑难耐的天气。

与《溽暑》相关的组词

1. 酷暑:形容非常炎热的天气。

2. 闷热:形容空气湿润、不流通,使人感到不透气。

3. 暑气:夏天时传达出的热气。

《溽暑》的近义词

1. 炎热:形容天气或环境非常热。

2. 暑热:形容夏季极热的天气。

3. 酷热:形容极端高温的天气。

《溽暑》的反义词

凉爽:形容天气或环境温度适宜、令人舒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