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第二次************末期,盟国协议以 朝鲜 国土上北纬38°线作为 苏 美 两国对 日 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 日本 投降后就成为 南朝鲜 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 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毛6*泽6*东 《************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第一,和 朝鲜 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
(2).指一般分界线。 胡廷楣 《小小戏台》:“记得我们班上有个淘气的男生,分男女生,分得最厉害了。除了桌上天天要划三八线之外,出去春游什么的从来不和女生拉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八线汉语 快速查询。
“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其含义和历史演变如下:
地理划分基础
三八线最初指北纬38度线,这一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多次被用于划分势力范围。但实际的军事分界线并非完全与地理纬线重合,而是根据政治协商调整后的界线()。
二战后的受降分界
1945年日本投降后,盟军(苏联和美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受降区:
南北政权的建立
1948年,半岛南北分别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和大韩民国(南朝鲜),三八线成为临时国界线()。
朝鲜战争的影响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后双方于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在原三八线附近划定新的军事分界线(实际分界线与38度线略有偏差),并设立非军事区(DMZ)(、)。
冷战象征
三八线是美苏冷战在东亚的具象化体现,标志着朝鲜半岛分裂为两种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权()。
战略缓冲作用
对中国而言,朝鲜战争后维持三八线分界避免了外部势力直接威胁东北边境,成为重要战略屏障(、)。
民族分裂的创伤
该线将单一民族强行分割,导致南北长期对立,至今仍是半岛和平统一的障碍。
在非军事语境中,“三八线”也常被用作比喻,例如:
三八线既是地理概念,更是政治与历史的产物。它从临时受降分界线演变为冷战对峙的象征,深刻影响了东亚地缘格局。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权威资料(来源:、、)。
《三八线》是指韩国半岛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北朝鲜)与大韩民国(韩国)之间的非军事分界线。它是根据1953年签署的《朝韩停战协定》划定的。三八线成为朝鲜战争结束后,两个国家政治和军事分界线的代名词。
《三八线》这个词由“三”和“八”两个汉字构成。拆分部首为:“三”部首为“一”,“八”部首为“八”。拆分笔画为:“三”有三画,“八”有二画。
《三八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953年,当时签署的《朝韩停战协定》划定了朝鲜半岛的停战线,即现在的三八线。这条线成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分界线。
《三八线》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三八線”。
古时候,对于《三八线》这个词的写法和现在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变化。
1. 韩国和北朝鲜之间的紧张局势始终存在于三八线附近。
2. 三八线上的军事对峙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1. 三八线南侧: 即指三八线以南的地区。
2. 跨越三八线: 指越过三八线从一侧到另一侧。
1. 韩朝边境线
2. 朝韩分界线
1. 非军事分界线
2. 南北和解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