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摅頌的意思、摅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摅頌的解釋

抒發歌頌之情。 漢 揚雄 《河東賦》:“敦衆神使式道兮,奮六經以攄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摅頌”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讀音與結構
    該詞讀作shū sòng,由“摅”和“頌”兩個左右結構的漢字組成。

  2. 核心釋義
    意為“抒發歌頌之情”,即通過文字或言辭表達贊美、稱頌的情感。例如漢代揚雄在《河東賦》中寫道:“敦衆神使式道兮,奮六經以摅頌”,此處即借經典文獻來傳達對神明與道德的贊頌。

  3. 字義分解

    • 摅(shū):本義為“盡量表達、發表”,強調情感的充分抒發;
    • 頌(sòng):指“歌頌、贊美”,多用于對功德、品德的稱揚。
  4. 應用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正式文體中,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其近義詞包括“頌揚”“讴歌”等,相關成語如“摅肝瀝膽”“頌德歌功”也體現了類似的表達傾向。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或引申含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摅頌的意思

《摅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思是納謝頌歌、贊美。它常常用來形容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敬佩和贊賞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摅頌》的首部是手部,尾部是頁部。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扌(手部,3畫)和頁(頁部,6畫)。

來源和繁體

《摅頌》的來源比較複雜,摅取指納謝,頌歌就是讴歌的意思。在古代,人們用納摅頌的方式表達對神明或帝王的崇敬和贊揚。摅頌這個詞的繁體形式是樾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摅頌的寫法與現代字形有所不同。其中,摅的古代字形為摅,采用了手部旁加上升曲線表示舉起的動作;頌的古代字形為頌,由頁部旁邊是目、下面是光兩個部分組成,光象征着光明和音樂。

例句

1. 他為了感謝老師的輔導,寫了一首摅頌老師的歌。

2. 這首詩以摅頌豐收的景象,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惠。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摅揚、摅懷。

近義詞:歌頌、贊美。

反義詞:責備、譴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