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束身受命”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该成语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记载卫国部分人主张归顺吴国,卫君认为吴国可“归骸骨”(即保全性命),因此“束身以受命”。这一典故体现了归顺以换取生存或安定的历史背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淮南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百度文库)。
《束身受命》这个词是指一个人志向高远,愿意担负重任、接受命令,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责任。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志存高远的心态和态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的部首为木,总计有7个笔画。
《身》的部首为身,总计有7个笔画。
《受》的部首为又,总计有8个笔画。
《命》的部首为口,总计有5个笔画。
来源:《束身受命》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古代,君子被视为高尚的人物,他们心怀天下,志存高远,愿意为国家和社会担负重任。而束身受命则是指君子愿意将自己的行为约束在道德和责任的范围之内,接受上级的命令和安排,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繁体:束身受命(繁體:束身受命)
古时候汉字写法:束身受命(古時候漢字寫法:束身受命)
例句:
1. 他始终坚持束身受命的原则,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坚守自己的职责。
2. 担任领导职务需要不仅仅是能力,更需要一颗束身受命的心。
3.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束身受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
组词:服从、履行、职责、担当、奉献、事业、使命、自觉、守规矩、积极。
近义词:顺从、听令、服从命令、履行职责、忠诚。
反义词:桀骜不驯、抗命、不履行职责、奸诈。
宝尺表证炳露宾朋苍山蹭坐词宗戴天蹐地德能風品分违干误革邪怪胎估度过家黑白电视画酉贱处狡兔三窟经塔禁固击越馈线蜡花靓审灵哥丽柔蔓藻免辟鸣天鼓木鵰偏列扑破期集钱起墨契讬缺分懹畏三兆觞咏山台煽扬善治申写世祉首夏受性随民户廷疏脱位刓方为圆挽掖下节夏苗湘波仙子鲜阳羡余枭骑溪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