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石棉。《元史·世祖纪三》:“ 别怯赤山 石绒织为布,火不能然。”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赤山石绒》:“ 明 包汝辑 《南中纪闻》:‘ 赤山 出石绒,织为布,经火不然。’即今火布是也。”
“石绒”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扩展信息如下:
石绒即石棉的别称,指一类天然纤维状的硅酸盐矿物,具有耐高温、防火的特性。其名称由“石”和“绒”组合而成,本义形容其质地兼具矿物坚硬与纤维柔软的双重特征。
石绒因纤维结构细密且耐高温,古代多用于制作防火布或隔热材料。现代石棉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等领域,但因存在健康风险(如致癌性),现多被替代。
该词常用于描述兼具刚性与柔韧性的材质,或比喻事物矛盾统一的特征,例如古籍中既称其为“石”,又强调其“绒”的柔软触感。
石绒的英文翻译为amianthine、amianthus等,均指向石棉类矿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元史》相关记载或地质学文献。
石绒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用于保暖或装饰的一种材料。通常是将石棉纤维加工成细绵长的丝状物质,适用于填充墙体、屋顶、地板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于制作绝缘材料、隔音材料等。
石绒的部首是石(shí),由石部和绒部组成。它的拼音是shí róng,总共有11个笔画。
石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时用作建筑材料的石棉纤维开始流行。这种材料被形容为细丝状,故被称为石绒。
在繁体字中,石绒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石絨」。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石绒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石绒在古代写作「石頜」,表示一种石头上长出的像鹅颈一样的东西。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形状和写法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使用的是「石绒」这一写法。
1. 这栋建筑使用了石绒填充,增强了保温效果。
2. 我给地板下铺了一层石绒,以提高隔音效果。
3. 石绒的绝缘性能使其成为电线电缆的理想包裹材料。
组词:石绒制品、石绒板、石绒纸、石绒砖、石绒衣。
近义词:石棉、云母。
反义词:火绒、火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