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蜕蝉的意思、蜕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蜕蝉的解释

蝉脱壳。谓解脱成仙。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脱兔 彭 殤之囿,蜕蝉人鬼之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蜕蝉(tuì chá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生物学与文化象征意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生物学基础

  1. 本义

    指蝉科昆虫在生长过程中蜕下的外壳(即“蝉蜕”)。《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作为名词的释义为“蝉蜕” ,这一过程是蝉类生命周期中从若虫羽化为成虫的关键阶段,旧表皮干燥硬化后形成半透明空壳。

  2. 科学解释

    蝉蜕是昆虫外骨骼周期性蜕皮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几丁质角质层。蜕皮行为受激素调控,幼蝉通过背部裂口脱离旧壳,完成形态转化 。此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蜕皮现象”(ecdysis),广泛见于节肢动物。

二、文化象征与引申义

  1. 重生隐喻

    古人观察到蝉蜕后获得新生,故以“蜕蝉”象征生命蜕变或精神超脱。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蝉蜕于浊秽”比喻品性高洁,脱离世俗污浊 。

  2. 哲学意涵

    道家典籍《庄子》借蝉蜕阐释“形神分离”思想,认为肉体如蝉壳可弃,精神方能自由升华。此意象成为后世“羽化登仙”的原型之一 。

三、实际应用领域

  1. 中医药用

    蝉蜕(蜕蝉的干燥外壳)是传统中药,收录于《中国药典》,性味甘寒,归肺肝经,具疏风散热、利咽透疹之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

  2. 文学修辞

    现代汉语中,“蜕蝉”衍生出动词用法,喻指突破旧有状态(如“蜕蝉成蝶”),强调自我革新与成长,常见于励志语境 。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2. 《昆虫生理学》(科学出版社,2018)
  3.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6. 《现代汉语比喻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网络扩展解释

“蜕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蜕蝉”字面指蝉脱壳的过程,引申为解脱肉身、羽化成仙的象征。这一意象常被用于描述道家或宗教文化中的超脱境界,例如通过修行达到脱离凡尘的状态。


二、引证与用法

  1. 文学引用

    • 唐代韩愈在《谢自然诗》中写道:“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以“蜕蝉”比喻谢自然成仙后留下的衣冠如蝉蜕般空悬。
    • 宋代范成大《问天医赋》亦有“蜕蝉人鬼之场”之句,借蝉蜕暗喻跨越生死界限。
  2. 文化内涵
    古人观察蝉蜕壳后飞升的现象,将其与“羽化登仙”关联,形成对生命轮回与精神超脱的哲学思考。


三、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背景或文化意象,可参考《谢自然诗》及道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邦懋参入臣司车驭赤仄钱春意阑珊次息打虎拍蝇蛋青色打印子堤备豆浆碓屋垩车方毂凡小拊背搤吭簠簋不脩合食皇猷化验恢隆监牒剿儿鸡啼九变十化九霞巵击征局域网窭子刊灭可胜乐逸灵标买牛卖剑美风梅梅眉子砚佩笔浅学乔戈里峰戚串羣竖仁勇三寸之舌颯飁傻眉楞眼山猫蜃霓神思恍惚审喻诗准授粉数表税外方圆司寒丝丝贪墯外婆笑不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