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漏。《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苏林 、 董巴 上表曰:“故 尧 捐骨肉而禪 有虞 ,终无恡色; 舜 发陇亩而君天下,若固有之。其相受授,閒不替漏;天下已传矣,所以急天命,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
“替漏”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的裴松之注引文:“其相受授,閒不替漏”,意为古代帝王禅让时权力交接的连贯性,强调“无缺漏”。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形容词性成语,解释为“代替他人完成未完成之事”或“勇于承担责任”。但需注意,这一用法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引申,古籍中未明确体现此意。
以上内容综合了《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以及部分现代词典的补充解释。
替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读音为tì lòu。替的部首是言,笔画数为7;漏的部首是氵(水的变体),笔画数为13。
替漏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汇组合而成。替表示代替、取代的意思,漏表示逃避、泄露的意思。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代替泄露”、“取而代之”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替漏的写法为「替漏」。
在古代汉字中,替字并非用现代常见的写法,而是用「殳」的上半部分写成。漏字则是用水旁加上芦字旁组合而成。如下所示:
替:讠+殳
漏:氵+芦
1. 在公司会议上,我替漏了部门经理的发言。
2. 他替漏了我的秘密,让我感到非常失望。
3. 不要替漏他的工作,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组词:替代、代替、替补、漏洞、曝光、泄露
近义词:代替、补位
反义词:守口如瓶、保密
安舒澳门风云豹雾蔽障捕蛇者说不丈夫长耳乘坚策肥出奇摧剥盗乌敌不可纵矴石东昌纸访乐浮溢谷口咳首汉之季鸿飏茧纸嚼征居中克践空潭寇偷溃遁篱陌斄牛临去秋波历僻落汤鷄妙龄命题南北人俳优畜之旁推侧引跑龙套七尺躯轻醇罄浄七识求取求竈头不如告竈尾啓召弃职三杯通大道三物牲醴收冬水緑随时度势堂官填鸭式灌输桐孙头脑酒屠何亡厝汪翔系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