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诉人(gōng sù rén)是法律术语,指依法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其英文对应词为Public Prosecutor 或Prosecuting Attorney。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诉人特指人民检察院指派出席法庭,代表国家指控犯罪、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检察人员(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9条)。其职责包括审查起诉、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提出量刑建议以及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强调其代表公共利益行使追诉权的属性,是英美法系及国际通用表述(来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常见于美国司法体系,指在刑事法庭中代表政府提起诉讼的检察官(来源: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公诉人具有双重角色:
调查证据、提起公诉、法庭举证质证,请求法院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
监督侦查活动合法性、审判程序公正性及判决执行情况(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条)。
该词需在正式法律语境中使用。例如:
"The public prosecutor presented forensic evidence to the court."
(公诉人向法庭提交了法医证据。)
权威参考来源: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809/9d879c0ceb6c4a28834f5b9c9cc5b5c0.shtml
https://www.spp.gov.cn/spp/flfg/202001/t20200120_452725.shtml
公诉人是中国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角色,其定义、职责及特点如下:
公诉人是指代表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的专职人员,负责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他们由人民检察院的司法人员担任,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核心力量。
支持公诉
在法庭上代表检察机关宣读起诉书,阐述指控意见,通过举证、质证和辩论,促使法院确认被告人的罪行并依法判决。
法律监督
监督法庭审理过程是否合法,确保审判程序公正,包括对生效判决的再审监督。
案件审查与起诉
对公安机关或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全面核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9条和170条,公诉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公诉人依法行使起诉权,并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
专业性与权威性
公诉人需精通刑事诉讼程序、法律法规及证据规则,业务能力要求极高,被称为“诉讼精英”。
代表检察机关形象
公诉人被视为检察机关的“代言人”,其表现直接影响司法公信力和社会对法治的信任度。
与辩护律师不同,公诉人代表国家追诉犯罪,兼具起诉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而非单纯维护当事人权益。
总结来看,公诉人既是国家公诉权的执行者,也是司法公正的监督者,其职责贯穿刑事诉讼的审查、起诉、审判全流程。
白芥子甙逼供二山┵精股薄肌化脓性水肿活性沈积交流量接受订单雷达替续器领土所有权吕宋豆硷女权主义偶然宿主普洛色林漆包线倾倒综合征任务异常结束肉豆蔻油软磁盘机软隔模成型上行电流栅状细胞声门下喉炎使用和占有手术后手足搐搦四核子基特许证眺望星星统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