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制度英文解释翻译、保税制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bonded system; in bonded system
分词翻译:
保税的英语翻译:
【法】 in bond
制度的英语翻译:
institution; system
【医】 regime; regimen; system
【经】 system
专业解析
保税制度(Bonded System)是一种海关监管制度,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于指定场所(如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区等)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形式。其核心在于“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状态和“暂缓征税”的政策安排。
核心特征:
- “境内关外”监管状态:保税货物虽位于一国国境之内,但在海关办结结关手续前被视为处于关境之外,接受海关全程严格监管。未经海关许可并缴纳税款,不得擅自销售、转移或移作他用。
- “暂缓征税”政策核心:进口货物进入保税监管场所时无需立即缴纳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费。税费的实际缴纳时间点被推迟到货物最终实际进入关境内销售或使用时。
- 海关全程监管:保税货物从入境、存储、加工到最终处置(复运出口、内销征税或作其他处理)的全过程都处于海关的严密监管之下。
主要形式与应用场景:
- 保税仓库 (Bonded Warehouse):用于存储保税货物。货物可在此进行简单的分类、分装、贴标等不改变货物性质的操作。来源:海关总署相关监管办法。
- 出口监管仓库 (Export Supervision Warehouse):专门存放已办结海关出口手续货物的仓库,主要服务于出口集运。来源:海关总署《出口监管仓库管理办法》。
- 保税工厂 (Bonded Factory):经海关批准,专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原料、零部件进行加工、装配的企业。其进口料件可享受保税待遇。来源:海关加工贸易监管规定。
- 保税区/综合保税区 (Bonded Zone /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具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口岸作业等功能,是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来源: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保税物流中心 (Bonded Logistics Center):封闭的海关监管区域,具备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等功能。来源:海关总署《保税物流中心(B型)管理办法》。
- 保税港区 (Bonded Port):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港区及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来源: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础政策。
功能与价值:
- 降低企业资金压力:企业可延迟缴纳税款,减少流动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 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简化通关手续,加快物流速度,便利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
- 支持加工贸易发展: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料件保税进口的便利,降低生产成本。
- 发展国际物流与分拨配送:保税仓库和物流中心是国际物流枢纽的关键节点。
- 吸引外资与促进区域经济:保税区等特殊区域是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 服务贸易新业态:支持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模式)、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兴业态发展。
相关术语中英对照:
- 保税货物 (Bonded Goods)
- 海关监管 (Customs Supervision)
- 暂缓纳税 (Deferred Duty Payment)
- 保税仓库 (Bonded Warehouse)
- 保税区 (Bonded Area / Free Trade Zone - FTZ in broader sense, but specifically Bonded Zone in China context)
- 综合保税区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 加工贸易 (Processing Trade)
- 进料加工 (Processing with Imported Materials)
- 来料加工 (Processing with Supplied Materials)
- 出口退税 (Export Tax Rebate/Drawback)
- 核销 (Verification and Cancellation of Registration - for processing trade manual)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GACC):发布所有海关法规、规章及公告,是保税制度最权威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可访问其官方网站查询具体监管办法。
- 国务院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批准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并发布相关指导性文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Custom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海关监管的基本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核查办法》:具体规定海关对保税业务进行核查的程序和要求。
- 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虽不直接规定保税制度,但其中涉及货物风险转移、责任划分的术语(如DDP, EXW等)常与保税物流安排相关联。来源:国际商会(ICC)出版物。
网络扩展解释
保税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海关监管制度,其核心是对特定进口货物暂缓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税,并在海关监管下进行储存、加工或装配,最终根据货物去向决定是否补缴税款。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保税制度允许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在货物未确定最终用途(内销或复出口)前,将进口货物暂存于指定场所,并缓缴关税及其他税费。该制度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明确,保税货物需在境内完成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否则需补缴税款。
二、主要形式
- 保税区域:如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由国家在港口或机场附近设立,货物进入后暂不视为进口。
- 保税仓库:专门存放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可进行简单分类或改装。
- 保税工厂: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装配的生产场所,成品多用于出口。
三、核心作用
- 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暂缓征税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
- 促进加工贸易:为“两头在外”的加工模式提供便利,降低生产成本。
- 简化通关流程:通过集中监管提高物流效率,便利国际贸易。
四、制度特点
- 监管严格性:货物全程处于海关监管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销售或转移。
- 税收灵活性:内销时补缴税款,复出口则免税。
- 政策导向性:鼓励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优化资源配置。
五、法律风险提示
擅自销售保税货物或未补缴税款将构成走私行为,可能面临刑事追责。企业需确保货物在监管期内合规使用,并按规定办理清关手续。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政策细节或案例,可参考海关总署官方文件及《海关法》相关条款。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暗发射体齿状层传热分系数代表达玛脂涂剂胆绿素盐递减开支对氨苯基╃酸辅助物感冒伤寒型钩端螺旋体蚝仔化学发光分析法基本职员可动接触空树列向量藜芦基醇卵黄磷蛋白银脉冲位置调制棉豆甙秘密活动羟胺重排作用堑壕战人民的急切要求衰竭性谵妄双耳听诊器数据透视表名称通信机器外耳氏快速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