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孔虫属英文解释翻译、复孔虫属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Dipylidium
分词翻译:
复的英语翻译:
again; answer; compound; duplicate; resume; turn over
【医】 amb-; ambi-; ambo-; re-
孔的英语翻译:
aperture; bore; foramen; hole; os; ostium; vulva
【化】 hole; opening
【医】 apertura; aperturae; aperture; bore; coel-; foramen; foramina; hiatus
mesh; opening; pore; Pori; porosity; porus; trema
虫的英语翻译:
bug; insect; worm
【医】 bug; vermi-; vermin; worm
属的英语翻译: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医】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专业解析
复孔虫属(Dipylidium)的汉英词典释义与生物学解析
一、术语构成与基本释义
- 中文名: 复孔虫属
- 英文名: Dipylidium
- 词源解析:
- “复孔”:指该属寄生虫成虫形态学上的显著特征,即每个成熟节片(proglottid)拥有两套雌雄生殖器官,并因此形成两个生殖孔(genital pores),分别位于节片两侧的中部或偏后位置。
- “虫”:泛指动物界中的寄生虫或小型无脊椎动物。
- “属”:生物分类学基本单位,介于科(Family)和种(Species)之间。
- 核心定义: 复孔虫属是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绦虫纲(Cestoda)、圆叶目(Cyclophyllidea)、复孔科(Dipylidiidae)下的一个属。该属包含一类以哺乳动物(尤其是犬、猫,偶尔人类)为终宿主的肠道寄生绦虫。
二、生物学特征与重要性
- 形态特征:
- 成虫: 体长通常为15-70厘米,由头节(scolex)、颈节(neck)和一系列节片(proglottids)组成。头节呈菱形或倒梯形,具有4个吸盘(acetabula)和1个可伸缩的顶突(rostellum),顶突上通常有数圈(如1-7圈)玫瑰刺状的小钩(hooklets)。
- 节片: 最显著特征是每个成熟节片包含两套完整的雌雄生殖器官(睾丸、卵巢、卵黄腺、子宫等),并因此形成两个生殖孔,位于节片两侧边缘的中部或稍偏后。孕节(gravid proglottids)内子宫分裂形成许多卵袋(egg capsules),每个卵袋内含数个(通常5-30个)虫卵。
- 生活史:
- 终宿主: 主要为犬、猫,偶尔感染人(尤其是儿童)。
- 中间宿主: 犬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canis)、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等犬猫常见蚤类,以及犬毛虱(Trichodectes canis)。
- 感染途径: 终宿主(或人)因误食含有似囊尾蚴(cysticercoid)的感染性跳蚤或虱子而感染。虫卵被中间宿主食入后,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
- 致病性与重要性:
- 该属的代表种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是犬猫最常见的肠道绦虫之一,全球性分布。
- 轻度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可能导致宿主(尤其是幼年动物)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异常(贪食或厌食)、间歇性腹泻或便秘、腹痛、肛门瘙痒(孕节主动移行排出)、体重减轻、被毛粗乱等。
- 人类感染(复孔虫病,Dipylidiasis)相对少见,主要发生于与宠物密切接触的儿童,症状与动物类似。
三、权威参考资料(基于经典文献与专业资源)
- 《动物学名词》(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1。 提供“复孔虫属”、“复孔绦虫”等标准中文动物学名称及其对应的拉丁学名 Dipylidium。
- 《寄生虫学名词》, 科学出版社, 2009。 提供寄生虫学领域的标准名词,包括复孔虫属的分类地位、形态和生活史术语。
- 《医学寄生虫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或后续版本)。 详细描述犬复孔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是医学和兽医学领域的重要教材。
- 《兽医寄生虫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或后续版本)。 详细阐述犬复孔绦虫在兽医临床上的重要性、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措施。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 DPDx - Dipylidium Infection: 美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诊断参考网站,提供权威的形态学图片、生活史图解、流行病学信息和实验室诊断要点。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Soil-transmitted helminthiases: 虽然主要关注土源性蠕虫,但WHO在寄生虫病分类和控制策略中涵盖相关寄生虫信息,提供全球健康视角。(注:复孔虫属非土源性,但作为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公共卫生领域被关注)
- Bowman, D.D. (ed.). Georgis’ Parasitology for Veterinarians (11th ed.). Elsevier, 2020. 国际权威兽医寄生虫学参考书,对 Dipylidium caninum 有详尽描述,包括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病理、诊断和治疗。
“复孔虫属(Dipylidium)”是一个以特定形态特征(成节具双生殖孔)命名的绦虫属名,主要指代犬猫常见寄生虫犬复孔绦虫(D. caninum)。其生活史涉及跳蚤或虱子作为中间宿主,通过误食这些感染性媒介传播给终宿主(犬、猫或人)。该属在兽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性。
网络扩展解释
复孔虫属(学名:Dipylidium)是绦虫纲(Cestoda)圆叶目(Cyclophyllidea)下的一个属,主要包含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等物种。以下是详细解释:
1.分类学地位
- 科属:属囊宫科(Dilepididae)或双壳科(部分文献分类差异)。
- 典型物种: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是该属的代表种,主要寄生于犬、猫等食肉动物。
2.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10-50厘米,头节呈菱形,具4个吸盘和1个可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4-7圈约60个玫瑰刺状小钩。
- 节片:成节和孕节为长方形,每节片具有两套雌雄生殖器官,生殖孔对称分布于节片两侧。
- 虫卵:包裹在储卵囊中,每个储卵囊含2-40个卵,卵直径35-50μm,内含六钩蚴。
3.宿主与传播
- 终宿主:犬、猫、狐狸等食肉动物,人类偶见感染(尤其儿童)。
- 中间宿主:主要为犬虱和蚤类(如猫栉首蚤),幼虫通过宿主误食含蚤的中间宿主而感染。
4.医学意义
- 致病性:感染后可能引起腹泻、腹部不适、肛门瘙痒等症状,但多数感染者无症状。
- 治疗:常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驱虫。
5.词源与翻译
- 中文名:“复孔”指节片两侧对称的生殖孔;“属”为分类学单位。
- 英文名:Dipylidium,源自希腊语“di-”(双)和“pyle”(孔),描述其生殖结构特征。
复孔虫属是寄生于犬猫的绦虫类寄生虫,通过蚤类传播,偶感染人类。其形态特征和双生殖孔结构是分类学关键依据。如需进一步了解临床病例或生命周期,可参考医学寄生虫学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氨苯磺丁唑摆动臂单色视电池绝缘器骶尾骨间关节盘多价菌苗杜松脑法麦尔氏法反唇相讥分片数据集高斯光束管线鼓风气核电厂虹膜异色颈静脉上球经期延长集散市场裂化热励精图治莫尔加尼氏窝尿蓝母尿取消禁令散布载入杀锥虫燃料升力双重反应糖锭同盟的妄想性精神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