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morphous aconitine
【化】 amorphism
【医】 amorphia; amorphism
【医】 acetyl benzaconine; aconitine
非晶形乌头碱(Amorphous Aconitine)是一种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其英文名称为"Aconitine",化学式为C34H47NO11。与结晶形态不同,非晶形特指该物质在固态时呈现的无序分子排列状态,这种物理形态差异会影响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乌头碱属于剧毒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川乌、草乌等传统中药材中,具有强心、镇痛等药理作用,但治疗窗极窄。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涉及钠离子通道的调节,半数致死量(LD50)仅为0.12-0.22 mg/kg(小鼠静脉注射)。
在临床应用方面,国际化学品安全方案(IPCS)指出必须通过炮制工艺将乌头碱转化为毒性较低的衍生物(如苯甲酰乌头原碱),方可入药使用。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数据库特别强调,非晶形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是当前药剂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该化合物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 0943),规定操作时需佩戴B级防护装备,且贮存温度不得超过-20℃。
关于“非晶形乌头硷”这一术语,目前可查的权威资料中未见明确定义。不过可以从词语拆分角度提供以下信息供参考:
乌头碱(Aconitine)
这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如川乌、附子)中的剧毒双酯型生物碱。其分子式为C34H47NO11,具有强心、镇痛作用,但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严格炮制后使用。
非晶形(Amorphous)
指物质呈现无规则排列的物理状态,区别于晶体结构。这种形态可能影响药物溶解度与稳定性,例如某些药物通过非晶态提升生物利用度。
术语推测
若指“非晶态乌头碱”,可能表示乌头碱在特定加工(如纳米化、共晶制备)后形成的无定形粉末状态,但当前文献中未见此专有名词记载。
建议在专业领域(如中药炮制学或药物化学文献)进一步核实该术语,或确认是否存在拼写误差(例如是否为“乌头原碱”或其他衍生物)。因涉及剧毒成分,相关研究需谨慎参考权威毒理资料。
奥西安德氏征阿图斯氏反应部分精神障碍的肠系膜间的撤销裁定代管基金法律分类非流动货币资产的货币亏损各地用户间交互操作光束仪器好生利的喝彩的黑曼氏征盒式磁盘机合同条款的可分割性红利回弹性狭窄鉴定试验肩峰下的金红石硫甲醛硫酸锰铵马流感牛棒状杆菌全浸浴上腹部手肩型肌萎缩手修逃狱微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