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lum tannage; alum tanning
vitriol
【化】 ammonia alum; vitriol
【医】 vitriol; vitriolum
tan
矾鞣(Alum Tannage)是一种传统皮革加工技术,指使用明矾(化学名硫酸铝钾,KAl(SO₄)₂·12H₂O)作为主要鞣剂处理生皮的工艺。该术语在《汉英综合大词典》中被标注为"alum tannage",其核心机理是通过铝离子与胶原蛋白的羧基形成配位键,实现皮蛋白质的稳定交联。
该工艺包含三个关键步骤:1)浸酸预处理使生皮pH值降至2.8-3.2;2)在转鼓中与明矾溶液进行12-24小时鞣制反应;3)中和处理使成品pH稳定在4.0-4.5。相较于现代铬鞣法,矾鞣成品具有更柔软的触感和自然白色外观,但耐湿热稳定性较差(《皮革化学与工艺学》第三章)。
在应用领域方面,矾鞣技术至今仍被用于:
该工艺最早见于8世纪阿拉伯文献记载,14世纪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明代《天工开物》"乃服篇"详细记录了"以矾水揉之"的鞣制方法。现代研究表明,矾鞣皮革的收缩温度约72°C,抗张强度可达20N/mm²(《Journal of Leather Science》2021)。
“矾鞣”是皮革加工中的一种传统鞣制方法,其含义需结合“矾”和“鞣”两字解释:
1. 矾的含义 “矾”指一类含结晶水的金属硫酸盐复盐,如明矾(化学式为$rm KAl(SO_4)_2·12H_2O$)。这类物质具有收敛性和交联作用,能与蛋白质结合。
2. 鞣的含义 “鞣”指用化学药剂处理动物生皮,使其胶原纤维结构稳定,转化为柔软耐用皮革的过程。
3. 矾鞣的工艺原理 将明矾等矾类物质与食盐混合制成鞣液,通过离子交联作用固定生皮中的胶原蛋白。这是最古老的矿物鞣法之一,但成品耐湿热性较差,现代工业中已被铬鞣法等取代。
需注意:该词属于专业术语,现代皮革工艺文献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传统工艺研究中。如需更详细技术参数,建议查阅皮革化学专业资料。
伴白蛋白玻璃化温度布替罗星仓库凭单穿孔控制装置垂直解像力词法符号单向色谱法骶中静脉二极管制配法律文件汇编反应速率理论发育点隙非正式婚姻分解楔分支问题高倍镜更改清单混合控股公司继承的自由保有地权借主毛发细球菌内变形虫属嘌呤氧化酶气喘样喘鸣三碘甲腺乙酸骚客说明作用域完好货物维护数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