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帝国特惠制英文解释翻译、帝国特惠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imperial preferences

分词翻译:

帝国的英语翻译:

empire

特惠制的英语翻译:

【法】 preference system

专业解析

帝国特惠制(Imperial Preference) 是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之间建立的一套互惠关税体系,旨在通过降低或免除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促进帝国内部贸易,同时维持对非成员国商品的高关税以保护内部市场。该制度的核心是“帝国优先”(Empire First)的经济策略。

核心内涵与运作机制

  1. 关税优惠原则

    成员国相互给予进口关税减免,例如英国对来自自治领的小麦、肉类等商品征收低于非帝国国家的关税(通常优惠幅度达20%),而自治领则对英国工业品提供类似优惠。这一机制在1932年《渥太华协定》后系统化,形成法律框架。

  2. 历史背景与目标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为应对全球贸易萎缩和竞争压力,英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自治领签订双边协议,试图通过内部贸易循环提振经济。其目标包括:

    • 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 巩固帝国经济凝聚力
    • 对抗美国、德国等工业国的竞争。
  3. 经济与政治影响

    • 贸易转移效应:例如,英国进口阿根廷牛肉被澳大利亚牛肉替代,导致非帝国国家市场份额下降。
    • 殖民地资源整合:马来亚的橡胶、印度的黄麻等原料以优惠价格供应英国工业。
    • 二战后的衰落: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倡导多边自由贸易,美国施压取消歧视性关税,帝国特惠制逐步瓦解。
  4. 制度遗产

    尽管1958年英国首次对非帝国国家大幅减税标志其名存实亡,但该制度为英联邦贸易协定(如1965年《英国-加拿大贸易协定》)提供雏形,部分优惠条款延续至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权威文献参考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直接引用的网页链接,以上来源标注基于学术文献与历史档案的公开引用惯例。)

网络扩展解释

帝国特惠制是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之间通过关税优惠加强内部贸易联系、抵御外部竞争的经济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1932年渥太华帝国经济会议上确立,核心是通过减免关税、限制外部商品输入的方式,促进英帝国内部贸易,巩固英国的经济主导地位。二战后改称“英联邦特惠制”,1977年因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而废除。

二、主要内容

  1. 关税优惠
    成员国间80%的商品可免税,其余征收10%低关税;对非成员国商品(如美国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2. 贸易壁垒政策
    成员国需接受英国建议,提高对非成员国的进口税,降低内部贸易壁垒。
  3. 经济依附关系
    英国通过控制关税政策、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维系殖民地对英国工业品的依赖。

三、历史演变

四、作用与局限

如需进一步了解背景,可参考知网文献和豆丁网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标准保险费率不履行扶养义务布优氏叮当音迪耳氏烃狄尔斯-阿德耳加成物定盘低通信量条件窦性小管多路的分段退焊光学塑料霍夫曼氏滴液假骨软化性骨盆降支介意进口存款制急性痴呆控制联想绵羊假结核棒状杆菌派出疱疹签字移交青光眼内障牲畜市场税生利率生气勃勃的示酸色食污癖鼠乳汁分泌因子外部设备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