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价指电力商品在市场中交易的价格,反映电能生产、传输和分配的成本及供需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电价(diànjià)
汉语释义:单位电力消费所支付的费用,涵盖发电成本、输配电损耗、政府税费及合理利润。
英文对应术语:Electricity Price 或Electricity Tariff,国际能源署(IEA)将其定义为“用户为每单位电能支付的价格”(IEA Glossary)。
包括燃料(煤、天然气等)、设备折旧及运维费用。例如,煤电成本约0.3-0.4元/千瓦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
电网企业输送电力的费用,由国家发改委按电压等级统一核定(《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
如可再生能源附加费(0.019元/千瓦时)、水库移民补贴等(财政部文件财综〔2022〕6号)。
在电力市场化交易中,供需波动导致的浮动价格(如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现货市场)。
类型 | 适用对象 | 定价机制 | 示例 |
---|---|---|---|
居民电价 | 家庭用户 | 阶梯电价(分三档递增) | 北京一档0.4883元/千瓦时 |
工商业电价 | 企业、工厂 | 分时电价(峰谷差价>3:1) | 江苏峰段1.2元/千瓦时 |
农业电价 | 农业生产 | 优惠电价(低于成本) | 全国平均0.4-0.6元/千瓦时 |
市场化电价 | 大工业用户 | 双边协商/现货竞价 | 山东2024年均价0.42元/千瓦时 |
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93号)明确峰谷电价划分标准。
国际能源署《World Energy Outlook 2023》指出全球电价受化石燃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IEA报告链接)。
《电力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将电价定义为“电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形成需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电价是指电力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形成的货币价值表现,具体指用户使用电能时需支付的费用标准。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电价是电力企业向用户销售电能时收取的费用标准,反映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及合理利润。根据《电力法》,电价在法律层面包含三个核心部分:
主要涉及电力行业管理、能源政策制定、企业用电成本核算等领域。例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分析分时电价优化用电时段以节省成本。
如需进一步了解电费计算方式或省电技巧,可参考相关法律条文(如《电力法》第三十五条至三十八条)或电费账单解析指南。
波面纸板肠梗阻储能电路代码符号单分子层吸附发还扣押物浮动文件格式钙氯石国际电信联盟焊合板蚝仔红豆酸加固圈兼备胶垫几何级数技术流程聚磷酸雌二醇脉脉冲空间马钱子生物硷溶液美元贷方余额脯氨酰腔静脉瓣腱膜羟嘌呤权谋市场动向标志市场价差保证金十进带水管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