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enemy property
enemy; fight; foe; oppose
give birth to; lay; produce
【医】 toco-; toko-
“敌产”是汉语中具有特殊法律与政治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敌方或敌对势力所属的财产”。根据《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的释义,该词对应的英文翻译为“enemy property”或“hostile assets”,特指在战争状态、军事冲突或国际制裁背景下被认定的敌方控制资产。
从法律实践角度,《牛津法律大辞典》(Oxford Companion to Law)将该概念细化为三类:战时缴获的军事物资、受制裁国家实体持有的海外资产、以及经司法程序认定的危害国家安全资产。值得注意的是,该术语在二战后期的《波茨坦公告》国际文书中被正式定义为“轴心国在海外持有的所有政府及私人财产”。
词汇演变方面,商务印书馆《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指出,“敌产”在当代语用中已延伸至非军事领域,包括反恐行动中冻结的恐怖组织资金、依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实施的资产冻结措施等。该词在翻译时需注意语境差异,如国际法文件多采用“property of an adverse party”的精准表述。
权威来源参考:
1.《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牛津法律大辞典》牛津大学出版社
3.《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敌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归纳如下:
指敌对势力所占有的财产或产业。这里的“敌对势力”包括敌对国家、军队、政治团体或个人。该词带有贬义色彩,强调财产来源的非法性或敌对属性。
由“敌”(敌对势力)和“产”(财产/产业)组合而成,属于偏正结构名词。
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记载:“政治部迁移到了汉口江汉关码头附近的敌产三井洋行”,此处的“敌产”即指日军企业资产。
需注意该词具有时代特征,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法律文书中。如需更详细法律定义,建议查阅《国际法》相关条款或司法解释。
阿狄森平面阿那波龙巴黎边带衰减变力特性成本明细表分析初本卟啉地球外放射性废物处置法房室垫废油骨化进行性纤维蜂窝织炎国际招标固有稳定性化学线粒体混合麻风蝰属拉菲德氏合剂冷痛列求和氯锇酸钾农产品交易丘脑后腹侧核气涡燃烧炉通信线路秃推导网络态烷化芳香烃韦比茨基氏中国绿琼脂唯象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