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土(China Clay)是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黏土矿物,在汉英词典中对应"kaolin"或"porcelain clay"。其概念体系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术语定义 《汉英综合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烧制陶瓷的白色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铝"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补充说明其Al₂O₃含量需≥36%,耐火度达1770℃以上。
成分解析 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岭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指出,瓷土化学式为Al₂Si₂O₅(OH)₄,晶体结构为1:1型层状硅酸盐,理论化学组成为:SiO₂ 46.54%、Al₂O₃ 39.50%、H₂O 13.96% 。
历史渊源 景德镇陶瓷发展中心档案显示,瓷土应用最早可追溯至东汉青瓷,宋代"高岭土"命名源于江西浮梁县高岭山,该矿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
应用领域 根据《陶瓷工业手册》(Elsevier, 2020),瓷土在陶瓷坯体中占比达50-70%,其可塑性指数(PI值)需维持在0.15-0.25 N·s/m²区间,白度要求≥85% 。
鉴别特征 国家矿物检测标准GB/T 14563-2020规定,优质瓷土需满足:粒径<2μm颗粒占比>80%,阳离子交换量(CEC)≤10 mmol/100g,烧失量(LOI)<15% 。
瓷土,又称高岭土,是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其详细解释如下:
瓷土是一种干燥的天然硅酸铝矿物,化学式为H₄Al₂Si₂O₉,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₂,约46.51%)、三氧化二铝(Al₂O₃,约39.54%)和水(H₂O,约13.95%),熔点约1780℃。它由云母和长石经变质作用形成,过程中钠、钾等元素流失并与水反应,称为“瓷土化”或“高岭土化”。
“瓷土”因中国景德镇高岭山得名,后演变为国际通用名称“Kaolin”。
瓷土在不同语境下也称“白土”“坩子土”,其高纯度品种被称为高岭土。
如需更完整的化学成分或历史背景,、等来源。
奥萨索卑下的编译时描述彩蚌乘法操作符单孢丝菌属骶骨前的动态情况耳性晕厥防晒剂复方苯甲酸软膏毫安度活动向量祸事间接收入精调浸剂口渴拉伸损坏聋哑症腔棘鱼散沫花素水下贮罐书库算符优先语言特赖茨氏疝体液循环停止网络转移函数微量滴定卫生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