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艾-道二氏试验英文解释翻译、艾-道二氏试验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llen-Doisy test

分词翻译:

艾的英语翻译:

moxa
【医】 Artemisia vulgaris L.; moxa

道的英语翻译:

path; road; doctrine; Tao; say; talk; way; method
【医】 canal; canales; canalis; meatus; passage; path; pathway; tract; tractus
viae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试验的英语翻译: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计】 breadboarding
【医】 probation; test; tria
【经】 test; trial

专业解析

艾-道二氏试验(Ehrlich-Dale Test),也称为艾-道反应或离体子宫收缩试验,是一种经典的药理学和毒理学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物质(特别是药物、毒素或生物样本)是否含有或能诱导释放组胺(Histamine)。该试验通过观察离体豚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反应来判断组胺的存在或活性。

一、试验原理与操作

  1. 基本原理:组胺是强烈的平滑肌兴奋剂,尤其对豚鼠子宫有高敏感性。试验中将豚鼠子宫离体置于营养液中,加入待测样本后,若样本含组胺或能刺激组胺释放,则引发子宫平滑肌显著收缩。
  2. 操作步骤:
    • 制备离体豚鼠子宫条,悬浮于恒温(通常37°C)的含氧营养液(如蒂罗德溶液)中。
    • 记录子宫基础张力后,加入待测样本。
    • 观察收缩幅度:组胺引起的收缩呈快速、短暂的单峰曲线,可被组胺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阻断。

二、核心应用与意义

  1. 组胺检测:直接鉴定样本中的组胺含量,用于过敏反应研究或药物安全性评价(如抗生素或麻醉药的组胺释放副作用)。
  2. 过敏原筛查:评估物质(如昆虫毒液、药物)能否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辅助识别致敏原。
  3. 药理学研究:验证抗组胺药物的拮抗效果,或研究新型化合物对组胺受体的作用机制。

三、历史背景与命名

该试验由德国药理学家Heinrich H. Dale(1875–1968)与免疫学家Paul Ehrlich(1854–1915)的理论奠基发展而来。Dale于1910年首次利用离体子宫模型证实组胺的生物学效应,后由英国生理学家Henry H. Dale进一步标准化,故以两人姓氏命名。

四、现代替代方法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Dale, H. H. (1910). The action of certain esters and ethers of cholin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2. Paton, W. D. M. (1951). The release of histamine. Physiological Reviews.
  3.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Principles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4. Nobel Prize Organization. Paul Ehrlich – Biographical.
  5. Rang, H. P., et al. (2011). Pharmacology. Elsevier.

网络扩展解释

艾-道二氏试验(Allen-Doisy test)是一种用于检测雌激素活性的经典生物测定方法,由美国科学家埃德加·艾伦(Edgar Allen)和爱德华·A·多伊西(Edward A. Doisy)于1923年共同提出。该试验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如小鼠或大鼠)在注射待测物质后阴道上皮细胞的角化程度,来判断该物质是否具有雌激素效应。

主要特点:

  1. 历史意义
    作为首个标准化的雌激素检测方法,为后续激素研究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内分泌学发展。

  2. 操作流程
    将切除卵巢的雌性动物(消除内源性激素干扰)分组注射待测样本,24-48小时后取阴道分泌物涂片,显微镜下观察角化细胞比例。

  3. 应用场景
    早期用于评估天然或合成雌激素活性,现虽已被更精准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取代,但在部分实验室教学中仍有演示价值。

公式表达(检测指标)

试验结果常通过计算角化细胞指数(Karyopyknotic Index, KI)量化:
$$
KI = frac{text{角化细胞数量}}{text{总上皮细胞数量}} times 100%
$$
若KI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判定样本含雌激素活性物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菜单区参赞超导元件处理方法磁泡材料达林单端型电源变压器蝶枕沟动词处理程序二甲砷放射性风动工具油硅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害群之马绘图用具交叉宏汇编程序角分度继发性耳痛可执行文件类程定义氯唑青霉素醚浸出菌素耐性乳突刮匙实际比率四强雄蕊算术平均值穗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