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实"在汉英词典中有两层核心含义,均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品格的重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该词可对应两种英文释义:
务实可靠(Down-to-earth)
指做事态度稳健、不浮躁,如"他做事很踏实"可译为"He handles matters in a down-to-earth manner"。《牛津汉英词典》(第三版,2010)特别指出该词包含"steadfast dedication"(坚定奉献)的隐含义,常见于职场评价场景,如:"这种踏实的工作态度值得学习"(This steadfast work ethic deserves emulation)。
情绪稳定(Emotionally grounded)
描述心理状态安稳不焦虑,如《汉英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将"心里不踏实"译为"feel unsettled",并对比"踏实感"与英语"sense of security"的异同。该用法常见于心理辅导场景,例如:"收到录取通知后,她才觉得踏实了"(After receiving the admission letter, she finally felt secure)。
语言学研究发现(《汉语情态副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该词的褒义属性使其在推荐信、人才评价等正式文书中使用频率比英语对应词高37%。现代跨文化交际中,"踏实"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招聘时传递价值观的核心词汇之一。
“踏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tā shi(口语中常读轻声),其含义可从不同层面综合理解:
行为层面
指做事切实、不浮躁,注重实际效果而非表面功夫。例如“踏实肯干”强调工作态度扎实可靠。
情绪层面
表示内心安定、安稳的状态,如“心里不踏实”形容因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焦虑感。
古文中的特殊含义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用“蹋实”描述行步稳健,张天翼作品中也以此形容步履沉稳的状态。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扎实、沉稳、务实;反义词:浮躁、虚浮、轻浮。
如需更全面释义,可参考《汉典》或《搜狗百科》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