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甙英文解释翻译、大戟甙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uphorbon
分词翻译:
大戟的英语翻译:
【医】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甙的英语翻译:
【医】 glucoside; glycocide; glycoside
专业解析
大戟甙(Dà Jǐ Dài)是一种从大戟属(Euphorbia)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属于萜类苷(terpenoid glycoside)。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中文释义
大戟甙
- 中文名:大戟甙
- 植物来源:主要存在于大戟科植物(如京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的根部。
- 化学性质:为二萜类苷化合物,具有刺激性毒性,传统中医中需炮制减毒后入药。
二、英文对应术语
英文名:Euphorbia glycoside 或 Euphorbin
- 化学命名:3-O-β-D-Glucopyranosyl-ent-atis-16-en-14-oate(基于苷元结构)。
- 药理活性:研究显示其具有抗肿瘤、抗炎作用,但高剂量可能引发黏膜刺激。
三、传统应用与注意
- 中医用途:炮制后用于水肿、痰饮积聚,但需严格控量(《中国药典》规定用量1.5–3g)。
- 毒性警示:未炮制的大戟甙可致口腔灼痛、呕吐,外用可能引起皮肤红肿。
四、现代研究
- 抗肿瘤机制: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Ⅱ诱导癌细胞凋亡(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18)。
- 结构修饰:乙酰化衍生物可降低毒性并增强靶向性(Phytochemistry Reviews,2020)。
参考文献来源:
- 《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Taylor & Francis, 2019)
网络扩展解释
大戟甙(Dàjǐ Dài)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糖苷类(甙类),主要存在于大戟科植物中,如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以下从化学属性、药理作用及毒性等方面进行解释:
1.化学属性
- 分子式:C₃₃H₄₄O₉,分子量584.70()。
- 分类:属于甙类(糖苷),即由糖与非糖部分(苷元)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甘草、陈皮等中药也含甙类成分()。
2.药理作用
- 导泻与刺激作用:大戟甙能刺激肠管促进导泻,并对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水肿、胸腹积水等()。
- 抗癌活性:研究表明,大戟甙可诱导癌细胞凋亡,通过胱天蛋白酶途径及调控CDK1蛋白水平,阻滞细胞周期()。
- 扩张血管:可扩张毛细血管,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压升高()。
3.毒性及注意事项
- 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充血;内服过量(>1.8克)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严重时引发神经毒性(震颤、昏迷等),甚至呼吸麻痹致死()。
- 使用限制: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
4.应用领域
- 传统中药:用于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治疗肝硬化腹水、痈肿疮毒等()。
- 现代研究:作为抗癌成分的潜在药物开发()。
大戟甙兼具药用价值与毒性,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其化学结构复杂,作用机制多样,体现了中药“以毒攻毒”的特性,但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巴西客蚤戴伊氏试验斐波纳契分布覆电费已付股二头肌上囊归总国徽涸缓冲区大小限制换热器结垢教唆犯胶体溶液交易资料经常按时订购静脉硬化法酒窖空间波动拉杜杀菌素来人背书门秀金反应内上踝嵴牛草跑街漂白坚牢度前Ж导切断刀森林的牲口套用老套同温层实验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