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arry over
【化】 carry over
【医】 dust
在汉英词典中,"带出粉尘"对应的英文表述为"dust entrainment"或"dust carryover",指工业生产或物料运输过程中,固体颗粒(粉尘)被气流、机械运动等外力作用携带至非预期区域的现象。该术语常见于矿业、冶金、化工等领域的职业安全与环境控制文献中。
从专业角度分析,粉尘带出需满足三个条件:物料破碎度(粒径小于75微米)、气流速度(超过悬浮速度阈值)以及密闭失效(设备或管道泄漏)。根据《工业通风设计手册》,粉尘带出量计算公式为: $$ Q = 3600 cdot v cdot A cdot C $$ 其中Q为带出量(g/h),v为风速(m/s),A为泄漏面积(m²),C为粉尘浓度(g/m³)。
该现象会造成两大危害:作业场所职业健康风险(如尘肺病)和大气PM2.5污染。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标准1910.1000规定,可吸入粉尘8小时接触限值为15mg/m³。中国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此有更严格的要求。
典型控制措施包括:湿式抑尘(water spray suppression)、袋式除尘(fabric filtration)和负压封闭系统(negative pressure containment)。国际粉尘控制协会(ICDC)案例库显示,某水泥厂通过安装旋风除尘器后,粉尘带出量降低87%。
粉尘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常见于燃烧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与物理特性
粉尘指粒径小于7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通常以粉末状存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此有明确定义。日常语境中也被称为灰尘、尘埃或矿尘。
来源与分类
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如采矿、冶金、建材加工)和燃烧过程,这类粉尘被称为“生产性粉尘”。根据形成方式,可分为机械粉碎、物质燃烧等类型。
环境影响的双面性
粉尘在大气中能反射太阳辐射,帮助维持地球温度平衡。但过量会导致雾霾、能见度下降等环境问题,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
健康危害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能诱发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职业病,尤其是粒径小、吸附有害物质的粉尘危害更大。工业场所需通过通风、防护设备等措施降低风险。
相关扩展
在文学或成语中,“粉尘”有时比喻琐碎繁杂的事物(如“粉尘琐事”),但该用法多见于修辞表达。
如需了解具体行业粉尘防治标准,可参考职业卫生相关规范或环保部门发布的技术指南。
氨苯丁酮B白痣白┽子班氏丝虫庇佑参政权测地学滁州夏枯草大流氓分部费用合趾猿属磺氨酸环路入口羁绊积水性脑炎绝热式近似铠装电缆泞檬皂全鼻甲韧皮柔组织扫描声纳色谱图上斜视少年老成舒张期震颤同步控制差异发电机头先露脱水羟基孕甾酮脱氧胞苷酸羟甲基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