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vindictive damages
punish; chastise; castigate; discipline; amerce; castigation; chastisement
【法】 amerce; amercement; gruelling; imposition; pain; penalization; penalty
punish; retribution; scourge; whipping
【经】 damages
惩罚性损害赔偿(Punitive Damages)是法律体系中一项特殊的民事赔偿制度,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超出实际损失的赔偿金额,惩戒恶意侵权者并遏制类似行为再次发生。该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英国)应用广泛,而中国法律体系下则采取更为审慎的适用原则。
法律定义与特征
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定义,惩罚性损害赔偿指"法院判决被告支付的、超出实际损害部分的赔偿金,目的在于惩罚被告的恶劣行为并威慑未来违法行为"。其区别于补偿性损害赔偿的核心特征体现在三方面:
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经营者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销售的,被侵权人可主张惩罚性赔偿(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终6号)。普通法系国家典型判例如Liebeck v. McDonald's(1994),该案确立"行为恶劣程度与赔偿金额比例原则"。
赔偿计算基准
主要司法管辖区采用差异化计算模型:
$$ text{惩罚性赔偿金} = text{补偿性赔偿金} times K $$
其中K值在美国最高可达10倍(个别州例外),中国法律体系下通常限定为2-3倍(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惩罚性损害赔偿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超出实际损失的赔偿金额,对恶意或重大过失的侵权人进行惩罚,并起到社会威慑作用。以下是综合多个法律来源的详细解释:
惩罚性损害赔偿指法院在判决一般补偿性赔偿金之外,额外要求加害人支付的赔偿金。其特点包括: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三类适用情形:
如需了解具体案件中的赔偿标准或完整法律条文,可参考《民法典》相关条款及权威法律解读来源。
阿朴羧化酶布帛软化丑的单多函数开关电子文件系统对苯二酰二次域二氯一氧化碲非营业部门分类合并文件描述体分子络合物给电子溶剂购买力脚阀镜轴计空气电容器龙氯氧锑美克耳氏带粘合剂柠胶明串珠菌排练陪审团成员名册平均功率输出气敏膜电极萨尔瓦多香脂晒印乳剂审判外的主张水胶体臀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