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卡片检验器英文解释翻译、穿孔卡片检验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punched card verifier
分词翻译:
穿孔卡的英语翻译:
【计】 perforated card
片的英语翻译:
flake; parcel; partial; patch; piece; slice
【计】 slice
【医】 disc; disci; discus; disk; flap; piece
【经】 card
检验器的英语翻译:
【计】 checker
【化】 checker; detector; tester
【医】 detector
【经】 attribute gauge
专业解析
穿孔卡片检验器(英文:Punched Card Verifier 或 Card Verifier)是一种用于检查和验证穿孔卡片(Punched Card)上孔洞位置与数据准确性的机械设备。它是早期数据处理(尤其是使用霍勒瑞斯代码或IBM 80列卡片系统时)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核心功能与目的:
- 验证数据准确性:其主要作用不是首次穿孔(那是穿孔机的工作),而是对已穿孔的卡片进行复查。操作员将一张已穿孔的卡片放入检验器,然后根据原始数据源(如单据)再次在键盘上输入相同的数据。
- 错误检测机制:检验器内部有一套与穿孔机类似的传感装置。当操作员按下键盘上的一个键时,检验器会检查卡片上对应位置是否已经正确穿孔。如果该位置应该穿孔但实际没有孔(漏穿),或者不应该穿孔但实际有孔(误穿),检验器会立即锁定键盘,发出错误信号(如铃声或灯光提示),并阻止卡片被送入接卡箱。这迫使操作员检查并纠正错误。
- 确保数据可靠性:在计算机处理或制表机读取之前,通过检验器复查可以显著降低因穿孔错误导致的数据处理错误,提高输入数据的可靠性。
-
工作原理:
- 操作员将待检验的穿孔卡片放入检验器的进卡槽。
- 操作员看着原始数据源,在检验器的键盘上逐个字段、逐个字符地重新键入数据。
- 检验器内部有金属“探针”或电刷。当按下某个键时:
- 如果卡片上对应的列和行位置应该有孔(即操作员按下的键与原始穿孔意图一致),并且确实有孔,探针可以穿过孔洞或电刷能接触到下面的接点,电路接通,卡片被允许送入下一位置(通常是下一列)。
- 如果卡片上对应的位置应该有孔但没有孔(漏穿),或者不应该有孔但有孔(误穿),探针无法穿过或电刷接触不到接点(或反之,取决于设计),电路不通或触发错误电路,检验器锁定键盘并报警,卡片被弹出或标记为错误卡,需要修正或重新穿孔。
-
历史背景与重要性:
- 在20世纪中期计算机和电子数据处理普及之前,穿孔卡片是存储和输入数据的主要媒介,广泛应用于人口普查、会计、库存管理、科学研究(如早期计算机程序输入)等领域。
- 穿孔过程由人工操作,容易出错。一张卡片上的一个错误孔位就可能导致整个数据处理结果错误。
- 穿孔卡片检验器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质量控制设备。它通常与键控穿孔机配合使用,形成“穿孔-检验”的标准流程。一些高级穿孔机甚至内置了检验功能。
- 随着直接数据输入(如键盘到磁带/磁盘)和更先进的错误检测技术(如校验位、软件验证)的出现,穿孔卡片及其检验器在20世纪70-80年代后逐渐被淘汰。
-
汉英词典视角:
- 穿孔卡片 (Chuānkǒng Kǎpiàn):Punched Card / Punch Card - 一种硬纸卡片,通过在特定位置穿孔来编码数据。
- 检验器 (Jiǎnyànqì):Verifier / Checker - 用于检查、验证的设备。
- 穿孔卡片检验器 (Chuānkǒng Kǎpiàn Jiǎnyànqì):Punched Card Verifier / Card Verifier - 特指用于验证穿孔卡片上孔洞数据准确性的机械设备。
参考来源:
-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 其网站和实体展览提供了大量关于早期数据处理技术,包括穿孔卡片设备和检验器的历史信息和技术细节。
- IBM 档案馆 (IBM Archives) - IBM是穿孔卡片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和标准化者(如80列卡片),其档案馆资料详细记录了各种卡片处理设备,包括检验器的型号和工作原理。
- 技术史书籍:如《Before the Computer: IBM, NCR, Burroughs, and Remington Rand and the Industry They Created, 1865-1956》 (James W. Cortada) 等著作详细描述了穿孔卡片系统的运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验器的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穿孔卡片检验器(Punched Card Verifier)是一种用于验证穿孔卡片数据准确性的设备,主要应用于20世纪的数据处理系统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功能与原理
穿孔卡片通过特定位置的孔洞表示二进制数据(打孔为1,未打孔为0)。检验器的作用是二次验证打孔的正确性,其工作流程通常包括:
- 数据重输入:操作员将原始数据再次输入检验器;
- 自动比对:设备将新输入的数据与卡片原有孔位进行对比;
- 错误标记:若发现不一致,则通过物理标记(如打缺口)或警报提示错误位置。
2.历史背景与应用场景
- 起源:穿孔卡片技术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纺织业的提花机控制,后扩展至统计领域(如美国人口普查)。
- 黄金时期:20世纪中期,IBM的12行×80列标准卡片成为主流,检验器成为数据处理流程中确保录入准确性的关键设备,尤其在金融、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
3.技术局限性
- 依赖人工:操作员需手动重复输入数据,效率较低且易受人为误差影响;
- 物理损耗:频繁检验可能导致卡片损坏,影响后续使用。
4.现代意义
随着磁存储和电子技术的普及,穿孔卡片及检验器已退出主流,但其二进制数据存储理念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奠定了基础。
如需进一步了解穿孔卡片的具体编码方式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技术史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痢平按月付款草履虫属非洲绦虫复合单纯颌间锚基功率曲线夹合坚牢绿FCF剪贴簿解除合同的补偿费晶格像禁止输入可代替商品拉伸模量螺旋硫巴比妥面神经痛免职权怒吼平素切向接合闪锌矿炉盛装的十一脚基使用交流电弧焊接机之焊接石油危机兽水熔四键同质二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