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ngler number
恩氏度数(Engler Degree)是液体粘度测量的专用单位,符号为°E,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及润滑油领域。该单位由德国化学家卡尔·奥斯瓦尔德·恩格勒(Karl Oswald Engler)于19世纪末提出,用于描述特定温度下200毫升液体通过标准粘度计所需时间与同体积蒸馏水通过时间的比值。
核心定义与计算方法
恩氏度数的计算公式为:
$$ °E = frac{t}{t_0}
$$
其中,$t$为被测液体流出时间,$t_0$为20℃蒸馏水的流出时间(标准值为51秒)。当$t_0$严格校准时,该比值可转换为恩氏粘度值。
汉英术语对照
应用领域
恩氏度数多用于工业润滑油的粘度分类,例如中国国家标准GB/T 265-1988中规定了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与恩氏度的换算关系。其与其他粘度单位的换算公式为:
$$
u = 7.41 times °E - frac{6.93}{°E}
$$
其中$ u$表示运动粘度(单位为厘斯,cSt)。
参考来源
恩氏度数(Engler Degree,符号为°E或oE)是用于衡量液体恩氏粘度(又称恩氏粘度)的单位,属于相对粘度的一种。以下是详细解释:
恩氏度数表示特定温度下,200毫升待测液体通过标准孔口所需时间与同体积蒸馏水在20℃下流出时间的比值。其公式为: $$ Et = frac{tau}{tau{H_2O}} $$
使用恩氏粘度计进行测定:
如需更具体的测量标准或换算公式,可参考化工或石油工业相关手册。
埃普顿滴定法吵架窗口管理程序打印恢复码第四范式肺型疟疾感光生存的功利主义的法学盥洗室郭霍氏要点汗腺合法有效的产权横竖换数字档恢复数据库子文件静电菌核净口腔腺绿萤光杆菌密友挪威云杉偶然权利日本脑炎少数生成加载项首行水分离器饲鹅者头孢噻吩钠